研究人員製造出混合大腦:讓一個物種的神經元幫助另一個物種
新研究表明,在小鼠胚胎中加入大鼠幹細胞可產生”混合大腦”,當小鼠的嗅覺被移除時,大鼠細胞會介入恢復其功能。這是首次使用一種動物的細胞來挽救另一種動物的感官,代表再生醫學向前邁進了一步。
大鼠(紅色)和小鼠(綠色)神經元的混合體在混合大腦中形成了環形氣味處理中心
什麼是混合大腦?聽起來像是科幻電影情節中的東西–或者是史蒂夫馬丁主演的80年代古怪喜劇–但它實際上是兩個物種細胞的結合,發育成一個完整的功能性大腦。因此,雜交腦透過創造”合成”神經迴路來恢復受損或退化大腦的功能,對於推動再生神經科學的發展非常重要。
在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中,大鼠幹細胞在發育初期就被引入到小鼠細胞中,從而產生了利用整合的大鼠細胞嗅覺的小鼠大腦。
哥倫比亞大學瓦格羅斯內外科醫學院遺傳學和發育學教授、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克里斯汀-鮑德溫(Kristin Baldwin)說:”我們擁有漂亮的培養皿細胞模型和稱為器官組織的三維培養物,它們都有各自的優點。移植幹細胞的其他類型的輸入。
大鼠-小鼠嵌合體的製作示意圖Throesch 等人
研究人員將大鼠胚胎幹細胞植入小鼠胚泡(受精卵分裂而成的細胞團),然後將胚泡移植到代孕小鼠媽媽的子宮內發育。儘管在進化過程中存在差異(大鼠大腦發育較慢,體積較大),但研究人員觀察到,大鼠細胞與小鼠神經元同步生長。在成熟的大鼠-小鼠或嵌合體中,大鼠細胞整合成整個小鼠大腦的神經迴路,並與小鼠神經元形成活躍的連結。
鮑德溫說:”幾乎在整個小鼠大腦中都能看到大鼠細胞,這讓我們相當驚訝。它告訴我們,插入的障礙很少,這表明許多種小鼠神經元都可以被類似的大鼠神經元取代。
接下來是測試大鼠細胞的功能能力,以及它們是否能取代受損的小鼠神經元。研究人員開發了小鼠模型,這些小鼠的嗅覺神經元(OSNs)在基因上有缺陷或被消融,即被破壞,而嗅覺神經元是檢測和傳遞氣味訊息的神經元。他們發現,大鼠細胞拯救了小鼠大腦。
鮑德溫說:”我們在每個小鼠籠子裡都藏了一塊餅乾,結果非常驚訝地發現,它們能透過大鼠神經元找到餅乾。”
然而,與OSN被破壞的小鼠相比,OSN被基因沉默(即神經元存在,但不工作)的小鼠找到餅乾的成功率較低。
這表明,增加替代神經元並非”即插即用”。如果想要獲得功能性替代神經元,可能需要清空閒置在那裡的功能障礙神經元,這可能是某些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情況,也可能是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經發育障礙的情況。研究人員在研究中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大鼠細胞隨機分佈在不同的小鼠體內,這阻礙了他們將研究擴展到其他神經系統。目前,他們正試圖找到驅動插入細胞發育成特定細胞類型的方法,這可能會提供更高的精確度。掃清這一障礙將為創造具有靈長類神經元的混合大腦鋪平道路,這將幫助我們更接近了解人類疾病。
這項研究發表在《細胞》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