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求電信業者逐步淘汰外國晶片將對英特爾和AMD造成重大打擊
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推動替代外國技術的重點是將美國晶片製造商從中國電信系統中剔除。熟悉內情的人士說,中國官員今年稍早指示主要電信業者在2027 年前逐步淘汰作為其網路核心的外國處理器,此舉將打擊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和AMD。
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規定的最後期限旨在加快中國政府停止在其電信基礎設施中使用此類核心晶片的努力。上述人士說,監管機構命令國有行動營運商檢查其網路是否普遍使用非中國半導體,並起草更換時間表。
過去,由於缺乏優秀的國產晶片,阻礙了該行業擺脫外國半導體的努力。這些人士說,中國電信業者的採購情況表明,他們正在更多地轉向國產替代品,而這一舉措之所以成為可能,部分原因是國產晶片的品質有所提高,性能也更加穩定。
他們說,這種努力對英特爾和AMD 的打擊最大。近年來,這兩家晶片製造商為中國和世界網路設備提供了大量核心處理器。
負責監管無線、廣播和通訊產業的中國工信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中國政府希望在有國產替代品的情況下讓中國擺脫美國晶片,這是美中技術戰的最新一幕,這場技術戰正在分裂全球網路設備、半導體和網路的競爭格局。美國立法者出於國家安全考量禁止中國電信設備,並限制包括AMD 和NVIDIA 在內的美國晶片公司向中國出售高階人工智慧晶片。
多年來,隨著對國家安全擔憂的加劇,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將外國供應商從關鍵供應鏈中剔除,尋求在本地採購從穀物到半導體的產品。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要求中國國有關聯實體將採購轉向本地技術替代品的類似命令已導致包括微軟和戴爾科技在內的美國軟體和硬體公司逐漸失去對市場的控制。
中國也發布了採購指南,不鼓勵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採購含有英特爾和AMD 晶片的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三月發布的要求為中國各實體提供了八個中央處理器(CPU)選項。 AMD 和英特爾被列為最後兩種選擇,僅次於六種國產CPU。
安裝了中國晶片的計算機是預先批准給國家買家的。而採用英特爾和AMD 晶片的電腦則需要通過政府機構的安全評估,迄今為止,政府機構尚未認證過任何外國CPU。為個人電腦生產晶片是這兩家公司的重要銷售來源。
中國行動和中國電信也是這兩家晶片製造商在中國的重要客戶,在中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雲端運算市場中,它們為資料中心購買了數千台伺服器。這些伺服器對於與基地台合作並儲存行動用戶資料的電信設備也至關重要,通常被視為網路的”大腦”。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 的數據,這兩家晶片巨頭佔據了全球伺服器CPU 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根據TrendForce 估計,到2024 年,英特爾將可能佔據71% 的市場份額,而AMD 將佔據23%。該研究機構並未對中國數據進行細分。
中國的在地化政策可能會減少英特爾和AMD 在中國的銷售額,而中國是半導體公司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英特爾在1 月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中說,中國是英特爾最大的市場,去年佔該公司營收的27%。美國是其第二大市場。英特爾的客戶還包括在中國生產的全球電子產品製造商。
英特爾在報告中強調了中美緊張局勢加劇和中國推動本土化所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報告指出:”由於中國推動國內半導體產業和供應鏈的計劃,我們可能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地緣政治已經給英特爾和AMD 的中國業務前景蒙上了陰影。英特爾今年1 月表示,2023 年有32 億美元(佔其收入的6%)的收入取決於美國政府的出口管制授權,該公司預計這筆金額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增加。
根據AMD 的年度報告,去年中國市場貢獻了該公司15% 的收入。在美國當局限制AMD向中國銷售其高階人工智慧晶片後,這一比例從2022 年的22% 下降。
電信顧問公司EJL Wireless Research 創辦人Earl Lum 說,未來幾年,中國將成為無線通訊設備的主要需求國。他說,中國正在尋求從5G 升級到更快的網路速度,而中國以外的全球電信業者正在放慢採購速度。
近年來,本地CPU 替代品取得了長足進步,包括華為技術公司旗下的海思半導體等公司以及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都取得了進展。
熟悉內情的人士說,中國晶片並不總是那麼好,但它們一直在贏得中國電信客戶的青睞。去年10 月,中國電信購買了約4,000 台人工智慧伺服器,其中53% 採用英特爾的CPU。根據一份招標文件,其餘的使用了華為的鯤鵬處理器。在早期的一些伺服器採購招標中,英特爾所佔的比例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