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大跌29%,獲利預期仍偏高「做空特斯拉」繼續?
特斯拉第一季交付量公佈在即,分析師開始接連下調交付預期。隨著中國市場的競爭加劇,與之相關的「價格戰」持續不斷,第一季或成特斯拉的「惡夢」。市場對特斯拉的熱情正逐漸降溫,第一季特斯拉頻繁遭遇華爾街分析師唱空,3月累跌近13%,第一季大跌超29%,為上市以來第三大的季度跌幅,成為標普500指數表現最差的成分股。
特斯拉最快將在下週一公佈2024年第一季交付數據,隨後將於4月17日公佈第一季獲利。而就在其公佈關鍵數據前,數位華爾街分析師因需求疲軟及競爭加劇,本週下調對其交付數據的預期值,並進一步下調股價目標位。
根據FactSet編製的11名分析師的平均預測,預計特斯拉第一季交付量為42.3萬輛,低於2023年四季交付的48.4萬輛,1月末市場預期第一季的交付量達到49.4萬輛。
長期看好特斯拉的Wedbush分析師Dan Ives認為,特斯拉當前正處“緊張時期”,第一季的交付量或許會因中國市場需求疲軟成為特斯拉的噩夢,將目標價從315美元下調至300美元。
Ives指出,特斯拉在全球的銷售成長正在放緩,「特斯拉最大的問題」則是中國市場的競爭加劇,與之相關的「價格戰」持續不斷,這使得這個關鍵市場對特斯拉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
德銀分析師Emmanuel Rosner也出於類似的擔憂下調了對特斯拉的交付預期,將第一季的交付預期從42.7萬輛下調至41.4萬輛。 Rosner認為,特斯拉在中國和歐洲市場的降價策略雖然短期內可能提振銷售,但長期來看將對利潤率和收益造成持續壓力
中國競爭加劇
在過去幾年,特斯拉的交車量一直以每年至少約50%的速度成長,但去年開始已明顯放緩,背後最為主要的因素是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的競爭加劇,對特斯拉的電動車需求放緩。
比亞迪第四季交車量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第四季生產約49.5萬輛汽車,交車量超過48.4萬輛,比亞迪四季交付純電動車達52.6萬輛,比特斯拉多出4萬多輛,比亞迪登頂背後主要得益於其在中國的產品線更廣,而且價格更便宜。
3月28日,小米SU7以21.59萬元的起售價正式上市,高調對標特斯拉Model 3。
媒體分析稱,面對來自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的壓力,特斯拉降價應對,但銷量依然低迷。
中國乘聯會數據顯示,特斯拉1月銷量71,447輛,較去年同期增加8%,較上季減少24%。 2月,國內零售銷售數據為30,141輛,較去年同期下降11.1%,較上季下滑24.4%。
摩根士丹利將特斯拉Q1交付量的預測值從46.94萬輛下調至42.5萬輛,全年交付量預期從199.8萬輛降至195.4萬輛。
花旗也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下調特斯拉第一季交付量預測,從先前的47.3萬輛下調至42.9萬輛,年比僅成長2%。其中美國及中國市場預計各交付16萬及13.2萬輛,歐洲市場則交付9.2萬輛。
DataTrek Research的聯合創始Nicholas Colas表示:「交付預期被大幅下調,扼殺了投資人對特斯拉的信心。即使數據最終略高於預期,也很難對其進行正面解讀。因為股價的估值往往與某個公司最薄弱的環節有關。對特斯拉而言,這個環節就是汽車業務。”
此外,因紅海船隻遇襲導致運輸路線改變,進而造成零件短缺,特斯拉在一月底暫停其位於柏林附近工廠的大部分汽車生產。禍不單行,特斯拉位於德國柏林東南部的超級工廠在3月初因極端環保人士在工廠縱火而斷電,不得不停止生產活動。
多家投行下調特斯拉目標價
縱觀整個3月,已有多家投行下調特斯拉的目標價,包括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富國銀行、瑞銀和高盛,其中富國銀行的目標價最低至120美元,意味著還要再跌30%左右。
富國銀行分析師認為,特斯拉麵臨的核心問題在於,曾經強勁的成長能力已不再,多次降價以刺激需求,但收效甚微,營收和獲利成長明顯放緩,但估值仍明顯高於其他大型成長股。
Dan Ives表示,與特斯拉相關的市場預期異常消極,這次對馬斯克和特斯拉警報是有道理的,因為成長一直緩慢,利潤率也出現了擠壓:
對馬斯克來說,這是一個關鍵時刻,要讓特斯拉度過這個動盪時期,否則可能會迎來更黑暗的日子,如何度過這段時期將決定特斯拉的未來。
Dan Ives表示目前仍看好特斯拉的FSD技術,這是顛覆性技術的關鍵支柱,但投資人的耐心正在耗盡,馬斯克經常談論在特斯拉之外發展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