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市值造車新勢力退市:股價僅9美分債也不上了
又一家百億市值新勢力,退市了。剛剛,紐交所以股價過低為由,要將Fisker摘牌。更糟的是,原本一大型車企要對Fisker注資、展開合作的談判,在本周也突然終止了。而Fisker才宣布全面停工停產,就是為了調整策略以及推動融資計畫。資金鏈岌岌可危的狀況下,新機會一個個消失,昔日市值達到80億美元(約577億元)、常被拿來和特斯拉相提並論的Fisker,現在卻被投資者直言:Fisker破產,早晚而已了。
結局已定。
Fisker接盤失敗同時下市
這週接連發生的變故,讓本來就舉步維艱的Fisker更難了。
先是周一,Fisker提交的一份文件顯示,與某大型OEM的投資合作談判突然終止。
要知道,Fisker的經營狀況已經每況愈下,本月也宣布了全面停工停產,正急需資金救急,而這次合作就是能為Fisker帶來大筆資金入帳的關鍵。
Fisker一開始接觸了五家OEM,協議包含雙方共同開發一個或多個電動車平台;在北美生產製造的計劃,幫助擴大Fisker的產能;同時還有OEM對Fisker進行投資,有消息稱最多達到6億美元(約43億元)。
隨著談判的推進,這五家車企最後只剩一家(有消息是日產),不過Fisker並沒有對外正式公佈到底是誰。
而現在,這項合作已經流產,Fisker也沒有解釋更多原因。
但禍不單行,就在Fisker對外表示合作失敗的同日,紐交所又給了Fisker當頭一棒。
因為Fisker股價過低,紐交所在發布停牌等待公告後,暫停該股交易,並計畫將Fisker下市。
那這個股價過低是什麼水準呢?
從去年年底開始,Fisker的股價就已經一路下滑來到每股1美元附近,並在1月底跌破1美元後再也沒漲起來過,上週五收盤價直接降到0.13美元/股,停牌前股價只剩9美分。
要知道,Fisker市值曾經達到79億美元(約570億元),每股價格為28美元(約202元),而現在,市值已經只剩4,990萬美元(約3.6億元),縮水超99% 。
這還不算完,Fisker原本計劃以10%的折扣向現有投資者之一出售可轉換票據,以籌集1.5億美元(約10.8億元)。
但由於未能支付利息,Fisker無法滿足這筆交易的成交條件,這筆融資宣布暫停。
並且,由於公司面臨退市,根據SEC的文件,這意味著Fisker必須回購將於2026年到期的債券,以及立即償還將於2025年到期的其他債務。
融不到錢不說,還有一屁股債要還,Fisker直接在文件裡開始「哭窮」:我們目前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或融資來源以滿足所有應付款項,警告市場和投資者這將對公司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而且還有消息稱,公司內部出現重大財務問題,沒有收到Ocean下定用戶數百萬美元的首付款,有些支票沒有及時兌現,有些支票甚至丟了,這導致應該提交的2023年財報表格遲遲交不出來。
所以難怪著名對沖基金Great Hill Capital的董事長直接表示,Fisker申請破產保護的可能性正越來越大,可能下週就申請,也可能是明年,總之破產不可避免。
看來Henrik Fisker這是要二次創業失敗了…
Fisker是誰
Fisker創辦人Henrik Fisker(亨利克·菲斯克),汽車業從業老將。
1963年出生,1989年入行,亨里克在寶馬、福特、特斯拉都工作過,參與或主導了BMWZ8、BMWX5、阿斯頓馬丁DB9、暢銷車型V8 Vantage還有Model S的設計。
但其實亨里克更想創業,於是在2007年創辦Fisker Automotive,自己做車。
Fisker Automotive首款產品插混車型Fisker Karma,2012年投入生產,但因為電池供應問題導致產量起不來,沒辦法大規模交付,同時公司資金鏈又出現問題,終在2013年宣布破產。
這讓亨里克首次創業以破產收場。
而Fisker Automotive的資產被國內的萬向集團以1.5億美元收購,亨里克只保留了Fisker的商標,並在2016年和妻子Geeta Gupta-Fisher創辦了Fisker Inc.,也就是今天這家Fisker,二次創業造車。
可能是上一次創業在電池方面吃的虧,亨里克原本想開發固態電池技術,但後來放棄,專注於開發首款車型Ocean,一款中型SUV。
2020年,也是Fisker借殼上市的同一年,Ocean正式亮相,原本計劃定價低於Model 3,並於2021年開始生產。
但實際生產拖到了2022年底,入門級的Sport版起售價為38999美元(約28.14萬),比Model 3貴大概1000美元,而且這還是Ocean降價後的差距。
這裡稍微介紹一下Ocean,總共三個版本:Extreme、Ultra和Sport,起價從38999美元到61499美元(約28.14萬-44.38萬)。
除了Sport版外均標配雙電機四驅,0-60英里/小時(約96km/h)加速最短3.7s,EPA續航360英里(約579km)。
從官方網站來看,Ocean有這麼幾大賣點:
操控性:零百加速3.7s;
大電池:標配113kWh,寧德時代供應;
支援快充:電量從10%充到80%需要約35分鐘;
「加州模式」:一鍵開啟車內所有玻璃,包括天窗、後擋風玻璃,以及C柱與D柱之間的玻璃;
另外,頂配Extreme版還能配置太陽能車頂,據說每年可提供1,500英哩的續航力(約2,414km)。
且車內還有一塊17.1吋的可旋轉中控,有媒體表示體驗還不錯。
從這些參數來看,不難看出Fisker Ocean三電水準並沒有非常突出,同時也沒有提及智駕能力,智艙也暫時只有一個大螢幕作為賣點。
再加上亨里克這次還選的是「輕資產」造車模式,車輛由巨頭Tier 1麥格納進行代工生產,Fisker只管銷售以及售後的部分。
這不僅導致產量爬坡慢,交貨後還被曝出現品質問題,已經報告出來的不限於:車輛突然失去動力、不能剎車、鑰匙有問題、座椅感知器無法感知駕駛員存在、引擎蓋突然彈出…
甚至公司董事會成員Wendy Greuel,還有亨里克的老婆Geeta,這位公司另一位創辦人各自開著自己的Ocean出去兜風,也遇到了突然斷電的問題。
再加上Ocean銷量一直起不來,2023年作為首個完整交付年,雖然產量達到10193輛,但是實際只交付4929輛,年收入只有2.73億美元(約19.7億元),遠不及預期,逼得公司從直銷模式轉向經銷商模式。
不過這距離公司成立已經過去6年多,再加上Fisker在準備Ocean的同時,還在緊鑼密鼓張羅後續兩款車型的開發,導致之前的融資幾乎全花光了。
2023年末財報顯示公司帳面只剩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3.96億美元(約28.6億元)。但光是2023年前三個季度就虧了2.98億美元(約21.5億元),如果按照這樣的水平繼續虧下去,公司能不能活過今年都難說。
所以Fisker在本月初宣布全面停工停產,併計劃裁員15%,精簡支出,先全力求得新融資能繼續活下去。
公司現在把最後的希望寄託於下個月舉辦的股東大會,高層準備進行股票反向分割,提振股價,以滿足紐交所上市規範。
汽車業老兵二次創業,新創公司就能拿下和巨頭麥格納的合作,上市不久市值飆升至79億美元,業務拓展至全球12個市場…
但如此多的光環,也沒能挽救Fisker走向股價暴跌99%、年銷量不過5000輛,資金鏈危機、沒錢還債的結局。
Fisker的例子再次證明,造車不易,汽車業的大洗牌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