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墓誌銘研究揭示中世紀的中國領先1300年的現代社會學趨勢
從7 世紀到10 世紀的中國墓誌銘中獲得的人口資訊反映了20 世紀60 年代和70 年代在美國觀察到的社會學趨勢。在研究現代工業化國家的社會流動性時,學者通常會利用《世界經濟論壇》或美國《綜合社會調查》等來源的資訊。然而,探索前幾個世紀的類似趨勢卻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從這些時期取得相關統計數據要困難得多。
不過,一個社會科學研究小組現在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透過唐代墓誌銘來研究中世紀中國(西元618-907 年)的職業晉升情況。這些墓誌銘包含了死者父親和祖父的祖先、姓名、官職(如戶部侍郎、大理寺卿、殿中侍禦史等),以及死者的職業經歷和教育文憑–這些都是衡量跨代社會流動性的樣本資料點。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分析表明,這段時期的教育是社會流動的催化劑。
俄亥俄州立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文芳琪說:”包括唐代在內的中國中世紀書寫的墓誌銘往往以風格化的散文和詩歌高度詳細地描述了一個人的一生,其中包含了每個死者的祖籍、家庭背景和職業歷史等細化資訊。”
紐約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Erik H. Wang 補充說:”這些資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社會流動性調查的內容。“
唐代一位已故菁英(杜忠良)墓誌銘的拓印。紅色= 姓氏和綽號;藍色= 祖父和父親的全名和官職;黃色= 已故精英的仕途軌跡;綠色= 死亡年齡和死亡時間。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圖書館提供
Wang 研究歷史政治經濟學,而文則研究當代社會的社會流動性。在認識到這些墓誌銘蘊含著高水準的數據品質後,他們意識到這些文物是融合他們學術興趣的容器。後來,他們邀請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邁克爾-豪特(Michael Hout)加入這個項目,豪特是溫家寶的論文導師,也是研究社會分層和流動性的著名學者。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結果表明,社會出身、教育和成人成就之間的關係模式與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模式有些相似。研究人員從3640 塊男性墓誌銘以及可靠的歷史資料(如王朝記錄和第三方編纂的家譜)中提取數據進行分析,揭示了1300 年前中國中世紀貴族政治的衰落和精英政治的興起。
研究人員發現了這項發展的具體原因:死者是否通過了科舉考試,科舉考試在這段時期發展起來,目的是選拔公務員。他們發現,科舉考試一直沿用到20 世紀初,它是社會流動的催化劑——就像美國至少從20 世紀60 年代開始的高等教育一樣。
作者寫道:”在大約公元650 年之後,通過科舉考試對官僚體系中的事業成功的影響越來越小,而通過科舉考試的影響卻越來越大。此外,通過競爭性考試甚至可能會使後來的成功機會均等,因為父親的地位並不是通過科舉考試的男子官職高低的一個因素。
“教育是我們理解代際流動的核心。”許多人認為這是20 世紀的發展。但是,我們可以從幾個世紀前的數據中看到,有一些現象將出身、教育和職業聯繫在一起,與當代的模式非常相似。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