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空局先鋒衛星ERS-2重返大氣層完成熾熱的告別
歐洲中部時間2024 年2 月21 日星期三約18:17(協調世界時17:17),歐空局的ERS-2 衛星在北太平洋上空完成重返大氣層。沒有財產損失的報告。
ERS-2 號衛星於1995 年發射,是歐洲第一顆遙感衛星ERS-1 號發射四年後發射的。當時,這兩顆衛星是歐洲開發的最先進的地球觀測太空船,為研究地球的陸地、海洋、大氣層和極地冰川提供了新的訊息,並被要求監測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災害。2011 年,任務退役,根據歐空局太空碎片緩減準則,太空船被重新送入安全處置軌道。資料來源:歐空局
歐空局的第二顆歐洲遙感衛星ERS-2於近30年前的1995年4月21日發射升空。它與幾乎相同的ERS-1 號衛星一起,提供了有關地球陸地表面、海洋溫度、臭氧層和極地冰層範圍的寶貴的長期數據,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地球系統的認識。它還被要求監測和協助應對自然災害。
歐空局地球觀測計畫主任西蒙內塔-切利(Simonetta Cheli)說:「地球資源衛星提供的資料流改變了我們對所生活的世界的看法。它們讓我們對地球、大氣化學、海洋行為以及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了新的認識,為科學研究和應用創造了新的機會。”
ERS-2 已遠遠超過其三年的計劃壽命,鑑於人們日益關注軌道碎片對當前和未來太空活動造成的長期危害,歐空局於2011 年決定讓ERS-2 脫離軌道。
ERS-2重返大氣層–它是如何發生的?來源:歐空局
此後,衛星的高度不斷下降。2024 年2 月21 日,它到達了約80 公里的臨界高度,在這個高度上,大氣阻力非常大,衛星開始碎裂。
由機構間空間碎片協調委員會和歐空局空間碎片辦公室參與的一項國際活動對重返大氣層進行了監測。
重返大氣層–過去、現在與未來
歐空局空間碎片辦公室主任蒂姆-弗洛勒(Tim Flohrer)說:”長期以來,不受控制地重返大氣層一直是任務結束時處理空間物體的常用方法。我們每年都會多次看到與ERS-2大小相似或更大的物體重返大氣層,在67年的太空飛行中,有數千噸的人造太空物體重返大氣層。進入地表的碎片很少造成任何損害,也從未有過關於人員受傷的確鑿報告。”
歐空局的歐洲遙感2 號衛星(ERS-2)最近被發現在大氣層中下降時翻滾。這些影像是澳洲HEO 公司代表英國航太局用其他衛星上的相機拍攝的。這張ERS-2的影像拍攝於2024年1月29日23:49UTC。圖片來源:HEO
ERS-2 的重返是”自然”的。它的所有剩餘燃料都在脫軌過程中消耗殆盡,以降低內部故障導致衛星碎裂的風險,當時它仍在有源衛星使用的高度。因此,ERS-2 在返回過程中的任何時間都不可能對其進行控制,推動其下降的唯一力量是不可預測的大氣阻力。
鑑於衛星在20 世紀80 年代的設計方式,這是處置衛星的最佳選擇。然而,在衛星進入太空的最後幾個小時之前,自然重返大氣層的時間和地點很難預測。
自然重返不再是空間可持續性的黃金標準。透過實施”歐空局零碎片方法”,歐空局致力於確保太空活動的長期可持續性,盡可能減少太空碎片的產生,並確保衛星在壽命結束時盡可能安全地重返大氣層。歐空局也旨在透過社區主導的《零碎片憲章》倡議,鼓勵其他各方走類似的道路。
歐空局的歐洲遙感2 號衛星(ERS-2)最近被發現在大氣層中下降時翻滾。這些影像是澳洲HEO 公司代表英國航太局用其他衛星上的相機拍攝的。這張ERS-2的影像拍攝於2024年2月3日03:43UTC。圖片來源:HEO
歐空局在地球軌道上的飛行任務現在設計為進行”受控”重返。在受控重返期間,太空船操作員可以確保衛星在南太平洋等地球上人煙稀少的地區降落。
同時,歐空局繼續努力以比原計劃更永續的方式處理其較老的衛星(如ERS-2、Aeolus、Cluster 和Integral)。
使命傳承
ERS-2及其前身ERS-1是歐洲開發和發射的最先進的衛星。這顆衛星攜帶了一整套科學儀器和技術進入軌道,在超過十五年的時間內收集了寶貴的數據,其中包括歐洲第一台研究大氣臭氧的儀器。今天,ERS 遺產資料集透過歐空局的遺產空間方案進行了整理和提供。
地球資源衛星也為許多致力於研究我們不斷變化的世界的後續任務奠定了基礎,如環境衛星、MetOp 氣象衛星、歐空局的地球探索者科研任務、哥白尼哨兵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衛星任務。
歐空局遺產空間計畫經理米爾科-阿爾巴尼(Mirko Albani)表示:”ERS遺產資料如今仍在廣泛使用,主要是與較新任務的資料結合使用,因為長期資料記錄對於確定和了解我們的氣候變遷至關重要。這項任務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歐空局是如何開拓新技術的,這些技術後來投入使用,為天氣預報和氣候監測等服務提供支持,造福歐空局成員國公民和全世界人民。”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