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探測顯示:柯伊伯帶比原本想像的大的多
發射於2006 年1 月19 日的新視野號探測器(New Horizons) 是NASA 新疆界計畫的一部分,主要目標是飛往太陽系中最大的矮行星冥王星進行探測,當時是2015 年,之後就飛往了柯伊伯帶。柯伊伯帶是距離太陽約30 個天文單位(原本以日地平均距離為1 個天文單位,約為1.5 億千米) 的一片區域,曾被認為是太陽系的邊界。
這區域存在大量的物質包括各種含冰的小行星、彗星或不規則天體,當然含冰不一定是水冰,還有甲烷、氨等。存在的大一點的行星至少有四顆,都是矮行星,分別是冥王星、米亞神星、鳥神星和鬩神星。
柯伊伯帶也被認為是太陽系形成之初的殘留物質區域,也就是當時太陽和各種大行星形成後沒用完的物質,現在內太陽系的不少彗星就是來自柯伊伯帶。
寬度比原本預計的要高得多:
原本天文物理學家透過觀測資料並建立模型預估,柯伊伯帶的寬度大約是50 個天文單位,出了這個寬度之後,物質密度開始下降,也就是物質減少了。
不過新視野號提供的數據讓研究人員有些驚訝,因為數據顯示柯伊伯帶可能會延伸至80 天文單位甚至更遠。
發佈在天文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的一篇新論文稱,柯伊伯帶可能還存在第二條外帶,因為探測器在這裡發現了一些全新的、由物體碰撞產生的更多塵埃。
當然這種推測還需要更多研究進行佐證,也有研究人員認為是太陽的輻射壓將更多物質推到了更遠的距離。
探索柯伊伯帶的意義:
對人類來說探索柯伊伯帶是非常必要的,柯伊伯帶的天體或物質是太陽系形成的殘留物,因此可以透過研究這些殘留物來建構太陽系在40 億年前形成時的模型,讓我們可以了解太陽繫起源。
新視野號探測器預計會在2028 年離開柯伊伯帶,到時候如果探測器仍然正常工作的話,NASA 會安排新任務,讓探測器繼續向宇宙深處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