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認為是獨居的靈長類動物也表現出多樣化的社會組織
新的研究發現,靈長類動物(包括以前被認為是獨居的原猴亞目動物)表現出多種多樣的社會組織,研究表明配對生活是最常見的祖先狀態,這對以前的觀點提出了挑戰,並凸顯了靈長類社會結構的複雜性。
包括人類在內的靈長類動物通常被認為是社會性很強的動物,許多猴子和猿類都組成了群體。相較之下,狐猴和其他原猴靈長類(俗稱”濕鼻”靈長類)歷來被視為獨居動物。這種觀點導致人們猜測不同的社會結構是隨後發展出來的。因此,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靈長類動物配對生活的起源和發展。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許多夜間活動的原猴靈長類動物實際上並不是獨居的,而是雌雄成對生活,這對研究來說更具挑戰性。但這對所有靈長類祖先的社會組織形式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有些種類的猴子群居,有些則成對生活或獨居?
蘇黎世大學和史特拉斯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休伯特-庫里安多學科研究所的夏洛特-奧利維爾收集了野生靈長類族群中社會單位組成的詳細資料。經過數年時間,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詳細的資料庫,該資料庫涵蓋了200 多種靈長類動物的近500 個族群。
在資料庫記錄的靈長類物種中,有一半以上表現出一種以上的社會組織形式。 “最常見的社會組織形式是多隻雌性和多隻雄性生活在一起的群體,例如黑猩猩或獼猴,其次是只有一隻雄性和多隻雌性生活在一起的群體–例如大猩猩或葉猴, “最後一位作者、蘇黎世大學的阿德里安-耶吉(Adrian Jaeggi)說。 “但有四分之一的物種是成對生活的。”
考慮到一些社會生態學和生活史變量,如體型、飲食或棲息地,研究人員計算出了不同社會組織形式的機率,包括生活在大約7000 萬年前的我們的祖先。這些計算是基於烏茲赫德大學進化醫學研究所的喬丹-馬丁(Jordan Martin)開發的複雜統計模型。
為了重建靈長類動物的祖先狀態,研究人員依靠化石進行了研究,化石顯示祖先靈長類動物的體型相對較小,而且是樹棲動物–這些因素與成對生活密切相關。馬丁說:”我們的模型表明,靈長類祖先的社會組織是多變的,而迄今為止最有可能的形式是配對生活。他補充說,只有大約15% 的祖先是獨居的。因此,只有在靈長類歷史的後期,才會進化出更大的群體生活”。
換句話說,早期靈長類動物的社會結構與今天人類的社會結構很可能比以前設想的更相似。耶吉說:『許多靈長類動物,但絕不是我們所有人,都過著成雙成對的生活,同時也是大家庭、更大的群體和社會的一部分。早期靈長類動物的成對生活並不等同於一夫一妻製或合作照顧嬰兒。”
最後一位作者、來自斯特拉斯堡的卡斯滕-施拉丁(Carsten Schradin)解釋說:”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特定的雌性和特定的雄性在大部分時間裡都在一起,共享同一個家園和睡覺的地方,這對它們來說比獨居更有利。例如,這使它們能夠抵禦競爭者或相互取暖。”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