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了製作更明亮、更有效率、更穩定的OLED的方法
杜倫大學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一條意想不到的通往更明亮、更有效率、更穩定的藍色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途徑。發表在《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雜誌上的這項研究成果有助於實現下一代節能顯示技術。
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改進藍色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新方法,引入了超螢光技術,使發光效率提高了三倍,發光更穩定。這項進步不僅能使顯示器更亮、更耐用,還能大幅提升能源效率。
大多數現代智慧型手機和電視所使用的OLED 顯示器都依賴特殊有機分子的光發射。獲得適用於顯示器的穩定、高效的藍光發射仍然是一項關鍵挑戰。
現在,杜倫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超螢光”有機發光二極體找到了一種新的設計策略,即能量從”敏化劑”分子轉移到單獨的”發射器”分子。
令人驚訝的是,研究團隊發現,以前被認為是不良發光體的敏化劑分子在超螢光有機發光二極體中的表現卻非常出色。
“我們發現了一個’盲點’,在這個’盲點’中,被傳統思維所忽視的材料在用作超螢光有機發光二極管的敏化劑時可以變得非常有效,”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杜倫大學的Kleitos Stavrou 說。
特別是在超螢光OLED 中用作敏化劑時,發現ACRSA 分子可將OLED 效率提高三倍。研究人員將其歸功於ACRSA 的剛性分子結構和長壽命激發態。
更引人注目的是,透過將ACRSA 的能量轉移到藍色終端發射器,使用ACRSA 等綠色敏化劑可實現深藍光發射。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杜倫大學物理系的安德魯-蒙克曼(Andrew Monkman)教授說:”與設備中的直接藍光發射相比,這種方法降低了激子能量,使藍光OLED 更加穩定、更加持久。”
總之,此策略為穩定、高效的顯示器提供了一種新的分子設計範式。
蒙克曼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超螢光有機發光二極管尚未開發的領域,這將極大地拓寬下一代顯示器的材料選擇範圍,同時還將減少多達30% 的用電量。”
研究人員下一步計劃與工業合作夥伴一起進一步開發超螢光有機發光二極管,用於商業應用。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