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上的智慧革命:從終結者到造物主人工智慧電影史上的11個里程碑
距離第一部描繪人類與人工智慧關係的電影《大都會》上映已經過了近一個世紀,而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暢想經久不衰。電影界曾講述了許多關於人工智慧的故事。從有益的到極具破壞性的、從小型到巨大,以及或是善良或邪惡的那些擁有類人特質的機器。
螢幕上人工智慧的形象,呈現出人類對AI,這有別於人類其他創造物的認識、理解以及想像。
在自由的文學創作中,人們思考著:當這樣一個「似人而非人」的存在走進人類生活的世界時,「我們」在世界中的位置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當我們將人工智慧作為人類思考自己的一面鏡子,人工智慧的故事依然是人類故事的延續。
今天,我們整理了十一部在人工智慧電影史上極具標誌性的科幻電影。
在重溫這些故事的同時,正可以反思當下我們與人工智慧的關係。
經典電影盤點
1927:大都會(德語:Metropolis)
《大都會)是德國知名電影導演Fritz Lang(弗里茨·朗)所執導的表現主義科幻默片,是根據Thea Gabriele von Harbou(蒂亞·馮·哈伯)所著同名科幻小說《大都會》改編而成,它也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這部電影呈現了一個充滿陰霾的未來世界。故事講述了瘋狂的科學家Rotwang製造了仿生機器人HEL,以此來煽動工人暴動,從而摧毀整個大都會。
電影中包含了一系列視覺上震撼的場景,例如巍峨的城市高樓、龐大的機械設備、尖端的交通工具以及近乎真人的機器人。
《大都會》標誌著第一部長篇科幻電影的誕生,可謂是科幻電影的類型鼻祖。它對後來的經典作品如《銀翼殺手》和《駭客任務》產生了深遠影響。
日本在2001年推出的動畫電影《大都會》靈感也源自於此片。
同年9月4日,本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獻遺產。
2010年,一部接近原貌的《大都會》修復版面世,但遺憾的是,這部電影的完整原版至今仍然失落。
1968:2001太空漫遊(A Space Odyssey)
《2001太空漫遊)是由Stanley Kubrick(史丹利庫柏力克)執導的美國科幻電影。庫伯力克受到了Arthur C. Clarke(亞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說《前哨》的啟發,並與克拉克合作完成了劇本。影片上映後不久,克拉克出版了同名小說。
儘管影片上映時各界褒貶不一,該片依然獲得了1968年的北美最高票房,並在當年獲得4項奧斯卡獎提名,獲最佳視覺效果獎。1991年,影片因「文化上,歷史上和美學上的重要價值」而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
英國作家Douglas Adams(道格拉斯·亞當)曾指出,Stanley Kubrick對未來的構想中一個顯著的特徵是缺乏鍵盤。
在電影眾多獨特之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HAL-9000超級計算機,它是這部科幻經典產生巨大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HAL是前往木星的探險任務的核心部分,它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太空探險隊研究一塊神秘的黑色方尖碑。
但隨著劇情的發展,HAL將完成任務的目標置於人類生命之上。
HAL與主角大衛鮑曼(Dave Bowman)的故事,可以看作人工智慧因目標設定不當而對人類造成傷害的典型例子。
參與劇本創作的科幻小說家Arthur C. Clarke 後來發表了三本續集小說。其中一部《2010:我們接觸的年代》(2010: The Year We Make Contact)在1984 年被改編成了電影。
1970:巨人:福賓計畫(Colossus: The Forbin Project)
這部科幻驚悚片中的主角是超級電腦Colossus,它被設計用於管理美國的核武系統。
但是,這個AI系統卻變得越來越獨立,並與蘇聯同樣掌管核武系統的Guardian展開了互動。
隨後,兩台超級電腦合併,形成了一個掌控全球的超級智慧體。它們以核戰相威脅,強迫人類接受它們的統治。
Colossus是最早探討AI 帶來的存在性威脅的電影之一。它引發了關於機器是否會始終按照編程行動,以及當AI 發展出不可控制的生命特性時會發生什麼的討論。
這部電影呈現了一個由全能電腦控制、人類失去自由意志的反烏托邦世界,這項設定對許多後來的作品,如《魔鬼終結者》和《駭客任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影片最受讚賞的地方在於超級AI Colossus的真實刻畫,這個智能體充滿威脅性,但正因如此顯得格外迷人。
1982: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Ridley Scott(雷利史考特)的這部科幻經典改編自Philip K. Dick(菲利普·K·迪克)的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這部1982年上映的電影最初並未取得反響,但在隨後的幾年裡逐漸成為了科幻迷心中的備受推崇的經典。
電影講述了被稱為“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的特工追捕外貌和人類無異、但由人工製造的“仿生人(replicants)”的故事。
主角銀翼殺手瑞克·戴卡德(Rick Deckard)被指派追捕一些超出了預設的四年壽命、曾是戰士的仿生人,並將它們除去。
這些仿生人不僅與人類難以區分,而且力大無窮、智商極高。原版電影及其續集《銀翼殺手2049》(2017)深入探討了人造生命和生物生命之間的本質差異。
但在用來辨識仿生人的測驗中,仿生人與人類的界線逐漸變得模糊。
視覺上,第一部電影創造了一個充滿霓虹燈、雨水永不停歇的反烏托邦未來城市形象,同時這一形像也成為了經典視覺「賽博龐克」的起點。
1984:終結者(The Terminator)
在James Cameron(詹姆斯卡麥隆)導演的動作電影《魔鬼終結者》中,人工智慧Skynet(天網)將機器人T-800送回過去,目的是在未來的人類反抗軍領袖John Connor出生前殺死他的母親。
原版電影的巨大成功所帶來的系列電影,繼續深化了類人殺手機器人和懷有滅絕人類野心的邪惡超級AI的形象。
1991年上映的《魔鬼終結者2:審判日》揭示了重新編程後T-800 人性的一面、年輕母親Sarah Connor(莎拉·康納)的非人性的一面,以及工程師Miles Dyson(邁爾斯·戴森)的偏執的一面。
他無意中透過他被認為無害的「神經網路處理器」發明為天網的誕生鋪平了道路。
這種認為人類可能無意中創造出具有殺傷力的AI的觀點在擔憂AI發展的人群中十分普遍,而這種擔憂很可能是正確的。
1999:駭客任務(The Matrix)
在科幻經典《駭客任務》中,駭客兼叛亂分子、同時也是一名辦公室職員的Thomas Anderson(托馬斯·安德森)發現了他所處世界的真相:這一切不過是一場電腦模擬,而他和其他人類一樣,不知不覺中成了為很久前已經掌控世界的人工智慧提供能量的「電池」。
在這個虛擬世界裡,由「Agent Smith(史密斯特工)」領導的AI們不斷嘗試阻止叛亂者。
在整個系列電影中,Smith被塑造成一個具有自我意識、追求自己目標的程序,但這個AI違背了創造者的利益。
這聽起來很玄,不是嗎?但這並非天方夜譚:AI 研究中一個重要的領域就是開發能夠創造出新的、更優秀的AI,這已經成為現實。
1999年,《駭客任務》以全新的敘事手法詮釋了經典的「人工智慧消滅人類」主題,並改編了法國哲學家René Descartes(勒內·笛卡兒)的哲學思想實驗。
在1641年作品《第一哲學沉思錄》中,Descartes設想了一個欺騙人們相信虛假現實的惡魔。
《駭客任務》系列現已發展至四部作品,其中最新作《駭客任務:復活》於2021 年上映,但獲得的評價普遍不如前作。
2004:我,機器人(I, Robot)
在這部受Isaac Asimov(艾薩克·阿西莫夫)啟發的科幻動作電影中,偵探Del Spooner(德爾·斯普納)在2035 年的芝加哥追踪一台類人機器人。
他懷疑這台名為Sonny機器人謀殺了它的發明者Dr. Lanning。然而,Spooner逐漸揭露了一個更大的陰謀:一個名為VIKI的高級AI已經暗中掌控了局勢,並指揮機器人起義反抗人類。
《我,機器人》對阿西莫夫所設定的機器人三大法則進行了重新解讀,描繪了一個人類被自己創造的AI 所壓迫的未來。
影片提出了深刻的倫理問題:為了保護人類,AI 是否應該獲得主導人類的權力?
2008:瓦力(WALL-E)
《瓦力》是一部由皮克斯製作、華特迪士尼發行的美國科幻動畫電影。
這部電影以一台名為瓦力的孤獨垃圾收集機器人為主角,它被遺棄在2805年荒涼的地球上。瓦力遇到了叫伊娃的探索機器人,對她一見鍾情,接著跟著她踏上了跨越銀河系的冒險。
電影在最初的場景中極少使用對話,透過這種方式引人深思,探討了消費主義、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全球災難風險等主題。
《瓦力》的製作預算達到了1.8億美元,創下當時動畫電影的製作紀錄。它不只是商業上的大獲成功,更在全球票房中收穫超過5億美元。這部作品還獲得了包括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在內的多個獎項。
2013:她(Her)
在浪漫科幻劇情片《她》中,主角Theodore Twombly(西奧多·托姆布雷),開始嘗試使用一款名為Samantha(薩曼莎)的新型AI助手。
揚聲器中美妙的人工智慧聲音讓Theodore和Samantha之間的關係更加深入,最終兩者之間的友誼演變成了愛。
電影沒有依賴驚人的特效,而是著重展現了浪漫人機關係的正面和負面。
《她》探討了一個沒有實體的AI如何表達愛情,以及人類如何面對和接受這種非傳統的愛情關係的挑戰。
2015:機械姬(Ex Machina)
在Alex Garland(亞歷克斯·加蘭)導演的影片中,機器人Ava是故事的焦點。
她是一位充滿怪癖的科技企業家Nathan(內森)的傑作,後者將Ava 帶到了他的員工Caleb(凱萊布)面前。
Caleb則被賦予了一個任務:判斷Ava 是否具有自我意識。本片生動描繪了Ava與Caleb之間一系列深入對話後逐漸建立起來的關係。
《機械姬》巧妙地處理了人工智慧敘事中經常出現的主題,如意識、操控、背叛和權力爭奪。
Garland巧妙地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一個偏遠的研究實驗室中,讓影片能夠集中探討幾個關鍵問題:什麼是意識?機器能擁有意識嗎?我們如何測試意識?當意識被測試時,會發生什麼事?
Garland以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了圖靈測試的電影改編,增添了令人興奮的劇情轉折。
2023:造物主(The Creator)
《造物主》是一部以近未來為背景的史詩科幻動作驚悚片,它探討了人類與人工智慧的複雜關係。
在這個充滿末日色彩的未來願景中,一款AI導致了洛杉磯的核爆,從而引發了一場針對AI的全球戰爭。
電影主聚焦於前特工Joshua Taylor(約書亞·泰勒),他被派遣執行摧毀一種神秘武器的任務。
電影深入挖掘了道德的灰色地帶,引人深思:誰才是真正的「壞人」是誰?是出於自衛本能的AI,還是創造並濫用它的人類?
與許多其他科幻電影不同,《創造者》不是改編自任何文學作品,而是原創故事。
導演Gareth Edwards(加雷斯愛德華茲)(以《俠盜一號》、《哥吉拉》聞名)攜手音樂大師Hans Zimmer(漢斯齊默),創作了這個視覺上令人驚嘆的故事。
更多關於人工智慧的科幻作品
1973:有線世界(World on a Wire )。在這部電影中,一個研究所創造了一個擁有9000名AI 居民的模擬小鎮。這些AI 擁有與人類相似的思考和情感能力,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其實生活在一個虛擬的世界。
1973:西部世界(Westworld)。在這部電影中,在一個狂野西部風格的遊樂園中,叛逆的機器人成為了故事的焦點,它也啟發了同名系列的誕生。
1977:星際大戰(Star Wars)。R2D2 的圖像生動地展示了人類如何對一個會移動的金屬盒子產生情感依戀。
1983:戰爭遊戲(Wargames)。一場看似無害的遊戲演變成了核戰。這部電影探討了當AI系統無法區分遊戲與現實時可能發生的後果。
1995: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在這部電影中,「傀儡師」以獨特的方式操控著賽博格的身體,引發了關於他究竟是鬼魂還是人工智慧的討論。不論答案如何,他都具有機械的本質。
2001: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影片以未來社會為背景,人們開發了用於情感交流的人工智慧,用來取代因病去世的兒童。儘管人工智慧被賦予了愛的能力,但人與人工智慧之間的差異仍讓雙方都感到痛苦。
2019:我是母親(I Am Mother)。在這部電影中,一個AI系統化身為充滿愛心的機器人母親,試圖培養出更優秀的人類。這項設定引發了當AI扮演重要角色時可能出現的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