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造成1400種鳥類滅絕是先前估計的兩倍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人類活動已導致約1400 種鳥類滅絕,這一數字是先前估計的兩倍。這對當前的生物多樣性危機產生了重大影響。夏威夷、東加和亞速爾群島等島嶼曾經是原始生態的天堂,但在人類定居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包括大面積砍伐森林、過度狩獵和引進非本地物種,導致大量鳥類物種消失。
雖然自1500 年代以來許多鳥類的滅絕都有記錄,但我們對先前物種命運的了解依賴於化石,而這些記錄是有限的,因為鳥類的骨頭輕而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解體。這掩蓋了全球物種滅絕的真實情況。
研究人員目前認為,自大約13 萬年前的晚更新世以來,已有1430 種鳥類(近12%)在現代人類歷史上滅絕,其中絕大多數直接或間接地因人類活動而滅絕。
這項研究由英國生態學與水文學中心(UKCEH)領導,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人員利用統計建模估算了未被發現的鳥類滅絕數量。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英國生態研究中心的生態建模師羅布-庫克(Rob Cooke)博士說:”我們的研究表明,人類對鳥類多樣性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往的認識。人類透過喪失棲息地、過度開發、引進鼠、豬和狗等方式迅速破壞了鳥類種群,這些動物襲擊鳥巢並與鳥類爭奪食物。我們的研究表明,許多物種在有文字記載之前就已經滅絕,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從歷史上消失了”。
該研究的合著者之一、哥德堡大學的索倫-福爾比博士補充說:”這些歷史性的物種滅絕對當前的生物多樣性危機有著重大影響。”
上圖是人工智慧生成的未知滅絕鳥類的圖像。圖片來源:UKCEH
「世界可能不僅失去了許多迷人的鳥類,還失去了它們的各種生態作用,其中很可能包括種子傳播和授粉等關鍵功能。這將對生態系統產生一連串的有害影響,因此,除了鳥類滅絕之外,我們還將失去許多依賴這些物種生存的動植物。”
觀察和化石顯示,自更新世晚期以來,已有640 種鳥類滅絕,其中90% 發生在有人居住的島嶼上。這些鳥類包括毛里求斯的標誌性鳥類渡渡鳥,北大西洋的大海雀,以及鮮為人知的聖赫勒拿島燕鹱。但據研究人員估計,還有790 個未知物種滅絕,這意味著總共有1430 個物種消失–如今只剩下不到11,000 個物種。
科學家說,他們的研究揭示了歷史上最大的由人類驅動的脊椎動物滅絕事件(14世紀),據估計,在人類首次到達東太平洋(包括夏威夷和庫克群島)之後,有570 種鳥類滅絕,幾乎是自然滅絕率的100 倍。
他們認為,公元前九世紀還發生過一次大滅絕事件,主要原因是人類來到了西太平洋,包括斐濟和馬裡亞納群島以及加那利群島,並強調了始於十八世紀中葉的持續滅絕事件。從那時起,除了森林砍伐加劇和外來物種蔓延之外,鳥類還面臨氣候變遷、集約農業和污染等人為因素造成的威脅。
作者先前的研究表明,在未來幾百年中,我們可能會失去多達700 種新的鳥類,這將是人類造成的史無前例的物種滅絕規模。但庫克博士指出”更多的鳥類物種是否會滅絕取決於我們。最近的保育工作挽救了一些物種,我們現在必須加大保護鳥類的力度,由當地社區主導棲息地的恢復工作”。
研究小組根據已知的鳥類滅絕情況以及與紐西蘭相比較的地區的相關研究工作程度進行了模擬估算。據信,紐西蘭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完全了解人類以前鳥類動物群落的地方,那裡所有鳥類的遺骸都保存完好。一個地區的研究越少,化石記錄預計就越不完整,估計未被發現的滅絕數量就越多。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