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全球化:大勢所趨成本不是問題
台積電進入大航海時代,2024年首站將於日本上岸。 「在日本,台積正在熊本建立一座特殊製程技術的晶圓廠,將採用12∕16奈米和22∕28奈米製程技術。我們將在2月24日為該晶圓廠舉行開幕式,預計在2024年第四季量產,」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傳言與否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1月、任內最後一次法說會的告別秀上,正式宣告日本熊本廠開幕時程。
這座耗資2714億新台幣(86億美元)建造的晶圓製造廠,是台積電2017年取得7奈米製程全球領先之後,首度海外建廠完成,標誌著台積電成長型態的重大進化,也揭開科技產業全新序曲。
時間回到2019年,整體經濟正中美摩擦趨緩之下,回到燈光美、氣氛佳的景象。台積電計畫新一波產能擴大,於是在台南科學園區擴建新廠,也終於拿到新竹寶山建廠核准;盤算起來,若要繼續採用台灣本地資源快速擴張,將會愈來愈吃力。
此時,日本政府有意尋求台積電合作,雙方開始頻繁接觸,探討赴日設廠的可能。
槓桿國際資源,拉抬總戰力
2020年,進入彷彿沒有明天的全球大疫情,遠距工作、遠距教學帶起一波電腦換機潮,暴增的晶片需求量,讓台積電產能供不應求。其後三年,疫情讓中美關係出現新裂痕,地緣政治之下供應鏈重組,從過去的全球生產、全球運送,更趨向區域生產的「短鏈化」。
日本政府此時加強復興半導體產業,不僅先投入3500億日圓(約新台幣755億元)研發基金,又追加巨額的製造相關補助至1兆日圓(約新台幣2150億元),進而促成台積電深入合作。
「台積電一定需要往外走的,去槓桿(leverage)國際資源,在日本設廠就是這樣,」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分析,日本半導體產業根基還在,設備與材料仍是非常強,「台積電日本設廠對台灣來說,就是讓我們供應鏈的力量,因為國際資源的有效利用,整體變強了!”
台積電日本一廠,位於九州熊本縣菊陽郡菊陽町,2021年11月宣告建廠、2022年4月動工,兩年內完成建造,於2024年2月開幕、年底量產。該廠為台日合資公司所建,其中台積電佔股50~70%,日本索尼半導體(SSMC)約20%、豐田集團的電裝(DENSO)約10%,台積電已透露開始規劃日本二廠,並可望製程推進至6奈米。
陳良基指出,台日供應鏈一直以來都有很深的連結,2018年台積電規劃南科新廠時,當時科技部找來日本關鍵企業,至台南洽談建立先進製程聚落的合作細節。
“台積日本設廠還有一項重點:貼近市場,”陳良基表示,熊本一廠月產能5.5萬片,“日本企業可以完全包掉”,未來日本產能應可以更多,因為製程與供應鏈很多是共用資源,日本基地差不多月產10萬片的話,規模經濟的效果會更好。
展示給美國、德國政府看
探究台積電日本成功建廠的指標意義,可從組織內部狀態、外部策略部署、市場趨勢拆解,可分五大面向來觀察:
一、海外策略帶動成長,穩定台積電內部狀態。台積電1月份法會總結2023年營運成果,全年營收2.16兆新台幣,相較歷史高點的2022年2.26兆元,減少4.5%,但已是疫情前、2019年營收的兩倍。
這是劉德音自2018年上任後,最後一次主持法會,6月股東會後,可望由總裁魏哲家接任。
「雙首長其實不是好的接班策略,不是兩人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兩人明擺著就得競爭,」科技產業分析師、美商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認為「雙頭馬車時代」結束,大家可以專心做事了。
面對領導團隊更迭,對組織來說,都是人心浮動的時刻,尤其是劉德音啟動的大航海時代,未來會不會持續推進?
法言會上,劉德音笑容特別多,感覺很是輕鬆,他一如以往的報告海外拓展足跡,一如朗讀「畢業成績單」。隨後,魏哲家展望2024年,預計美元營收年增可望達21~26%(low-to-mid twenties),重申未來幾年複合成長率將介於15~20%區間。
超強勁的成長預估,不僅來自技術推進,更包括熊本廠量產,因此透過海外廠加持,達到跳躍式成長,將是穩定內部最務實的基礎。
二、台日產業同盟,帶來區域生產綜效。「日本與台灣的產業關係來看,合作還是比競爭多一點,」著有《晶片對決》的前經濟部長尹啟銘表示,日本企業自1953年從美國引進電晶體技術後,輝煌30年、沉寂30年。 2021年日本政府啟動的《半導體戰略》,巨額的補貼、撥款也快,“基本上,日本是玩真的!”
他觀察,以前日本本來就沒有電子代工產業,半導體以利基型領域為主,所以現在日本要進入半導體代工領域,雖然可以找韓國合作,但台灣仍會是重要夥伴。
日本半導體產業由大型綜合電機企業組成,例如索尼、松下、富士通、日立等,它們製造電視、電腦、手機、冰箱、冷氣機等品牌商品。大型綜合電機企業資本雄厚,有資源投入設備研發,培養出豐沛的設備技術與人才,也因大批買進材料,更懂得材料研發與運用技術,這都是台灣產業所缺乏。
未來透過日本廠做為紐帶,台積電可望取得更為緊密的日本供應鏈,預計取得更具優勢的成本與穩定來源,相對的,日本設備與材料企業也有機會加大投資台灣。
三、日本廠,可做為台積電跨國管理的練兵場。台積電自2021年4月宣告三年投入新台幣3.1兆元(約1000億美元)全球建廠,實際資本支出在2021年約8392億元、2022年約1.1兆元、2023年約304億元,總計大航海計畫的實際支出已達2兆元。
目前日本熊本廠推進順利,即將量產;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卻卡關在補貼與勞工問題,後延一年,至2025年開幕;德國德累斯頓廠進行中,還在選址、勞工規劃等前置作業期。
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廠延後,與台積電缺乏跨國管理經驗有關,甚至美國工會也要求與台積電協商。
「鳳凰城不是竹科,美國職場文化大不相同,」楊應超直言,希望台積電可以汲取美國經驗,調整全球擴廠計畫,日本廠是一個很好的練兵場。
四、推動德國、美國建廠進度,日本廠是跨國合作的指標案例。此外,台積電在政府層級的國際談判,也還在學習階段。一位熟知政策運作的政務官觀察,「企業是鬥不過政府的,尤其是外來企業。你可能知道水電、土地、人力、法規、稅務等規定,但每個領域都有眉角,如果沒談好,去了才知道上了賊船,就麻煩了。”
熊本廠得以依照計畫完成,與日本政府支持有很大關係,日本政府不僅疏通建廠關隘,並且履行承諾、連續撥款,一廠補助4780億日圓(約新台幣1030億元),2023年啟付、2024年完付。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推估,日本政府補助台積電熊本廠42%之多。而且二廠部分,也將獲得日本政府將近9000億日圓的補貼,順利的話,可望2027年量產。
顯然台積電正在學習與他國政府打交道。劉佩真指出,日本廠開幕,某種程度也是“小小展示給美國和德國政府看”,只要政府撥款快速,台積電有能力如期完成。
五、接住晶片成長商機。經過長達一年的庫存去化,半導體產業2024年展望明朗,熊本廠產能可望接住需求。調查機構IDC預期,半導體銷售市場將重回成長趨勢,年成長率將達20%。
劉佩真分析,調查機構評估的成長率很高,主要是因為前一年基期很低,伴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終端需求逐步回溫,手機、電腦,今年肯定會轉正,再加上AI晶片供不應求,「2024年半導體產業至少有一成以上增長,但因為今年全球將有數十座新建的晶圓廠啟用,成熟過程的廠家,預計將會遭遇價格戰,但對台積電來說不受影響,成長仍可期。”
圖示:台積電全球生產基地
關於即將量產的熊本廠,為何沒有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開幕時,出現「掏空台灣」之說?
主要在於熊本廠是採用成熟過程,一廠預計是12∕16奈米和22∕28奈米製程技術,即便是二廠所規劃的6奈米,在其2027年開幕時,也非最新進製程。但美國廠,則一開始就逼近最先進製程,讓外界有「技術外移」憂慮。
一位熟悉操作的產業官員感慨,美國廠開幕的移機典禮在2022年12月,「掏空論」發酵於選情膠著的縣市長選舉之中。現在看來,台積電最有價值的研發能量與人才,其實很難被掏空。
「台積走向全球是必然趨勢,成熟過程往外移,也是必然,他提醒台灣應務實檢視產業動態。
全球化是趨勢,高成本不會成阻礙
台積電赴美設廠進度引發關注,《晶片戰爭》一書作者米勒受訪指出,台積電產線全球化是自然應發展的趨勢,他認為台美工作文化差異或在美生產成本較高等因素,不會成為台積電在美設廠的阻礙。
米勒(Chris Miller)日前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他不認為中國台灣半導體成功模式可被其他國家或地區複製,但台灣半導體產線必須走向全球化,這是非常自然的。
台積電規劃在日本熊本、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美國亞利桑那(Arizona)設廠,日本廠預計2月底開幕,美國廠相對進度延後,引發各界討論。
米勒受訪表示,他不認為在美國打造晶圓廠特別困難,例如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長年在美國建立了許多賺錢的晶圓廠,韓國三星(Samsung)美國廠也已順利營運並獲利。
米勒表示,台積電赴美設廠要適應新環境難免有挑戰,包括需了解新的市場,學習跟當地政府與工作人員溝通,「這就是為何企業全球化並非易事,但不代表不需要走全球化之路」。
外傳台積電赴美設廠阻礙之一是工作文化迥異,例如美國不像台灣工程師願在週末或半夜加班處理緊急狀況。米勒直言,他對此說法高度懷疑。
米勒以歷史為例,美國在1950年代是晶片製造龍頭,當時曾聲稱美國文化最適合晶片製造,之後日本成為晶片製造先驅,也宣稱原因是日本有最好的工作文化,現在晶片製造重心轉向台灣、韓國,台韓又說自己才有最好的工作文化。
米勒表示,「對我來說,晶片產業領先地區的替換速度太快,文化很難當作有效的解釋原因。」任何有意全球佈局的企業,都需設法讓自己的工作文化,適應不同地緣環境。
至於赴美生產晶圓成本較高的疑慮,米勒也不認為是阻礙。他表示,各企業對美國製造的評估差異很大,例如德州儀器一直在美國設立新的晶圓廠,因為相信美國是最有效率的產線。
米勒指出,台積電獲得全球性成功並非靠低成本的效益,是因為台積電擁有更好的科技,他認為過度強調成本問題,反而會貶低台灣半導體的高效能生產力,「台灣工程師的競爭力不是因為低薪,是因技能高超”,他也從未聽過任何晶片公司總裁說想要的是便宜人力,只聽過想招攬最頂尖的人才。
被問到是否樂觀看待台積電赴美設廠進展,米勒謹慎表示,“需靜觀情勢發展”,關鍵是台積電不可能在美國追求低成本效益的生產線,台積電不是低階芯片製造廠,已有太多其他公司在做便宜的晶片。
外電日前報導,美國政府近期將補助數十億美元給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先進晶片業者。米勒表示,他相信多數申請補助的業者都預期這筆預算快發下來了,只是尚不知具體額度,美國通過“芯片法案”,目的是鼓勵增加在美國的芯片投資,強化供應鏈韌性,但美國不是要打造完全「自給自足」的晶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