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突然走紅,長得像蜘蛛的神奇水果到底是什麼?好吃嗎?
隨著物流管理和冷鏈運輸的發達,貨架上的水果不僅越來越新鮮,越來越好看,沒見過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了。不,一種奇怪的水果突然走紅了,它遠看像藍莓,近看卻多出了很多像南瓜一樣的縱肋,而且更可怕的是它張牙舞爪地長著一圈“蜘蛛腿”,讓人不禁懷疑這水果到底是不是來自「異世界」?到底能不能吃?真的好吃嗎?
圖源:小紅書
當然能吃,味道嘛…
首先,能在正規超市和電商平台上架的水果,一定是能吃的。這種紫黑色的水果叫紅果參,它們味道不重,酸酸甜甜的,不苦不澀,口感沙脆。
公平地說,在近些年靠著顏值出道的新奇水果裡,它的味道算是還可以的。美中不足的地方是,紅果參有一種比較重的青草味,尤其是那些伸出來的「蜘蛛腿」們——有人覺得接受不了,覺得不好吃,但也有不少人喜歡這種味道。
如果你愛吃生綠葉菜,那建議鼓起勇氣去試一試,不一定真的會喜歡上,但至少可以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紅果參真的有營養嗎?
對於這樣一種口味並不驚豔的水果,商家必然會宣揚它的所謂“營養價值”,但是絕大多數都站不住腳。比如說某些平台宣稱它“花青素含量非常高,達到0.0820g/100g”,但是這個含量不及藍莓的四分之一,在常見紫色水果裡也只是中等水平。
至於各種宣傳資料中提到的多醣、黃酮、維生素等等,也都是中規中矩,不差,但沒有特別的過人之處,完全可以透過攝取其它水果來獲得。
也就是說,不用特意為了營養去吃它。如果你喜歡它的味道,紅果參作為一種不同的“水果”,也是一種豐富我們食譜的好選項,畢竟食物的種類越多樣化越好嘛。
紅果參為啥長得這麼怪?
紅果參最吸引人的地方,當然還是它怪異的長相。實際上,紅果參果子上那些「蜘蛛腿」不過是花萼的殘留,和我們常吃的藍莓、蘋果、石榴的「肚臍」其實是一個性質的,區別只是在花萼著生的位置以及形狀大小罷了。
用植物學的術語來講,藍莓它們都是「子房下位」的,即子房長在花萼的下側,所以形成果實之後,花萼殘留在了果實的最遠端。
而紅果參“子房半下位”,於是殘存的花萼留在了果子不上不下的半中間。這種半下位子房在我們身邊的水果中並不多見,所以看起來難免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I:上位子房,II:半下位(中位)子房,III:下位子房。 a:雄花器,g:雌花器,p:花瓣,s:萼片,r:花托圖來源:維基百科
當然你可能會問為什麼紅果參還有一個「肚臍」。和蘋果石榴的「肚臍」不一樣,這個小圈其實是紅果參花冠殘存的痕跡。
仔細觀察藍莓的話,我們會發現藍莓突出來的花萼內部其實也有類似的圈,那就是藍莓花冠殘存的痕跡。只不過藍莓的兩個圈距離很近,不那麼容易注意到,而紅果參半下位的子房拉遠了花萼和花冠的距離,讓兩個圈都非常明顯。
這種怪果子是從哪裡來的?
結出這種果實的植物其實看起來普通很多。
在《中國植物誌》上,這種植物登入的中文正式名叫作“輪鐘花”,學名Cyclocodon lancifolius,是桔梗科輪鐘花屬的一員。它們的花和桔梗花很類似,都是鐘形的筒狀花,所有花瓣的基部都是連在一起的,只不過比桔梗花多了一個膨大的子房,看上去像是鈴鐺上鼓了一個大包。
輪鐘花有很多別名。因為它和桔梗一樣具有膨大的肉質根,果實又是紅紫色,所以叫作「紅果參」;因為長得像荸薺又像算盤子,所以又叫「山荸薺」或「土算盤」;因為果子上的“蜘蛛腿”,它又得了一個很貼切的別名,叫“蜘蛛果”。
輪鐘花是一種大型草本植物,最高可以長到3 米,隨著氣候環境的不同,它可能一年生,也可能多年生。這種植物原產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西南部特別多見。在國外,西至印度東北部地區,東至巴布亞紐幾內亞,一眾東南亞國家也都有它的足跡。
最早,紅果參只是山間野果,野孩子們的小零食,不過近幾年開始有了商業化栽培,而且規模還不小,主要產區也在西南。
和一般水果相比,紅果參的最大優勢在於結果時間短、資金回籠快,一般來說每年春夏之交種植,第二年就可以掛果豐收,甚至當年就有可能有收成。而且紅果參也很耐運輸、耐儲存,條件適當的話甚至可以儲存三、四個月。
個性如此優秀,難怪不管是果農還是商超都迫不及待地把它推向市場了。那麼,親愛的朋友,你吃過嗎?留言區描述一下你嚐到的味道吧!
企劃製作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畫作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製|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老貓科普作家
審查丨顧有容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中科院植物學博士
策劃丨林林
責編丨何通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