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利用聲音培育土壤真菌可恢復受損的生態系統
聲音是環境的基本面,對生態系統至關重要。一項研究發現,向土壤中一種常見的、對植物有促進作用的真菌播放音效,會使它比不接觸聲音的真菌生長得更快。這種新穎的”生態聲學”方法有望恢復受損的生態系統。
研究發現,植物將聲音視為一種機械刺激,可以促進養分流動、促進生長和增強免疫系統。現在,南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土壤可能也是如此。
研究人員調查了聲音刺激如何影響一種常駐土壤、促進植物生長的真菌,以及是否有可能利用聲音來恢復受損的生態系統。
“世界上超過75% 的土壤已經退化,因此我們需要採取根本性措施來扭轉這一趨勢,並開始恢復生物多樣性,”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傑克-羅賓遜(Jake Robinson)說。 “這項研究讓我們大吃一驚,與聲波處於環境水平的對照組相比,一種常見的植物生長促進真菌的孢子細胞生物量的初始數量增加了近五倍”。
研究人員首先將普通綠茶包和南非紅茶包埋入地下,以促進真菌生物質(一種來自動植物的可再生有機材料)的生長。將茶包放置在隔音箱中,讓它們暴露在8 千赫的70 分貝或90 分貝單調聲場中。實驗開始時,所有茶包都看不到真菌生物量,但經過14 天的聲波刺激後,在70 分貝和90 分貝處理組中,綠茶包和紅茶包以及每個茶包的內部和外部都明顯出現了大量緻密的真菌生物量。而在環境聲低於30 分貝的對照組茶包中,真菌生物量的可見度則低得多。
研究人員隨後在實驗室環境中重複了這項實驗,使用的培養皿中含有毛黴培養物。毛黴是一種有效的生物控製劑,能殺死多種土壤中的病原體,促進植物生長。 20 個培養皿在5 天內受到頻率為8 千赫的80 分貝單調聲波刺激;20 個培養皿沒有受到任何刺激。到第五天,觀察到聲音刺激對真菌生長、孢子生長和孢子密度有很大影響。在暴露於聲音的培養皿中,孢子活動增加了約五倍。
“我們實驗室對恢復生態學的研究正在為改善原生植被的重新生長鋪平道路,包括重新引入失去的物種,”該研究的共同作者馬丁-布里德(Martin Breed)說。 “我們對刺激土壤微生物活動潛力的研究利用了其他創新的可能性來幫助恢復自然。”
重新植被後,土壤微生物需要幾十年才能完全恢復。這項研究為加快這一過程提供了一種潛在的”生態聲學”方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聲音對真菌生長的影響機制,並確定某些聲音參數是否能針對特定的真菌種類。
研究的預印本可在bioRxiv 上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