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帶給我們的另一個「驚喜」:更多腹瀉
目前的證據表明,許多生物將難以跟上地球氣候變遷的步伐。然而,對人類來說不幸的是,有些病原體不僅能適應氣候變化,而且還能茁壯成長,正如這項新研究表明的那樣,其中包括導致常見腹瀉病彎曲桿菌病的病菌。
這種使人衰弱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罪魁禍首是彎曲桿菌屬細菌。雖然彎曲桿菌有17 個種類和6 個亞種,但導致人類患病的最常見的是空腸彎曲桿菌和大腸桿菌,它們通常是從動物產品中傳播給我們的。
英國科學家研究了氣溫升高、日照時間延長和濕度增加(這些都是地球當前氣候變遷的副作用)如何影響彎曲桿菌的傳播,發現疾病與地球暖化有很大關係。
薩里大學生物統計學和流行病學高級講師喬瓦尼-洛-伊亞科諾(Giovanni Lo Iacono)說:「這些資訊非常寶貴,因為彎曲桿菌等疾病不僅會給個人帶來不適,還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影響,人們不得不請病假,給世界各地的醫療服務帶來額外壓力。”
研究人員分析了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的數據,其中包括英格蘭和威爾斯在20年間發生的約100萬例彎曲桿菌病病例。研究小組利用數學模型,將比較天氣數據納入,發現疾病與氣候之間有明顯關聯。
氣溫低於8 °C(46 °F)時,病例保持穩定,而氣溫每升高5 °C(9 °F),病例就會穩定增加。濕度在75% 到80% 之間時,感染病例也會激增。最後,較長的日照時間(太陽光照時間超過10 小時)再次顯示出較高的感染率,當它與較高的濕度聯繫在一起時,感染率更高。不過,他們並沒有發現疾病與雨水或風的變數有任何關聯。
Lo Iacono 說:「我們發現,氣溫升高、濕度增加和晝長增加與彎曲桿菌病的傳播有關。我們還不完全清楚這是為什麼。可能是溫暖的天氣增加了致病菌的存活和傳播(因此天氣導致了疾病),也可能是人們的行為以及他們在此期間的社交方式。”他補充說:”然而,我們所知道的是,氣候變遷不僅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還有可能透過助長傳染病的傳播對我們的健康有負面影響。”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目前全球每年約有十分之一的人感染彎曲桿菌病,它是腹瀉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彎曲桿菌病最常見的傳播途徑是未煮熟的家禽、其他肉類和肉製品,以及受污染(或未煮熟)的牛奶、水和冰。腹瀉、腹痛、頭痛、噁心、嘔吐和發燒等症狀通常持續三至六天,但也可能持續10 天。更多的細菌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茁壯成長,增加了彎曲桿菌病等食源性疾病的風險。
薩里大學客座教授戈登-尼科爾斯說:”環境數據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疾病傳播的複雜模式。掌握這些知識非常寶貴,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易受潛在疫情影響的地區,並確保這些地區有可用的資源來治療受影響的人,並遏制疾病向其他地區的傳播。”
壞消息是,雖然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氣候變遷與彎曲桿菌病流行之間的聯繫,但他們並不完全確定背後的機制。這就是他們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Lo Iacono 說:”自希波克拉底以來,天氣和氣候會影響疾病的傳播已經成為一個廣泛的共識。要弄清楚這是為什麼,以及是哪些具體的環境因素推動了疾病的傳播,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而且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關於天氣如何影響疾病的詳細描述,下一步就是了解原因。重要的是,透過我們透明且概念簡單的方法,我們現在可以在了解當地近期天氣的情況下,判斷感染疾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發表在《PLOS 計算生物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