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出醫用發光微粒有助於引導焊接傷口組織閉合的過程
雖然縫合線和訂書釘足以縫合大多數傷口,但它們會損傷脆弱的組織,而且在用於內臟器官時可能會導致液體滲出。因此,科學家開始改進一種被稱為組織焊接的替代性傷口閉合方法。簡單地說,組織焊接是一種實驗性技術,在壓在一起的傷口邊緣塗上膠狀糊劑,然後用雷射加熱。
熱量會使糊狀物聚合,並與下層組織中的膠原蛋白粘合,形成一個柔韌的水密封口,使傷口閉合直至癒合。與縫合或訂書針相比,這種方法不僅速度更快、更溫和,而且產生的發炎更少、疤痕更少,並能更好地防止感染。
不過,如果漿糊沒有加熱到適當的溫度,可能會出現併發症。如果溫度過低,就無法與組織正常黏合,而如果溫度過高,又會灼傷組織。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瑞士Empa 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基於白蛋白的漿糊,名為iSolder(智慧焊料)。它含有氮化鈦和釩酸鉍奈米顆粒–前者能將雷射轉化為熱量,而後者在加熱到精確溫度時會發出螢光。
因此,當將iSolder 的膠狀薄片貼在傷口上,然後暴露在雷射下,當達到與下層組織黏合的合適溫度時,它就會發出明顯的螢光。外科醫生只需持續照射激光,直到膠體發光,然後停止。
首席科學家Oscar Cipolato 和Inge Herrmann,兩人都隸屬於Empa 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科學家們與蘇黎世大學醫院、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和捷克查爾斯大學的同事合作,成功地利用這項技術封鎖了小豬小腸、尿道、輸卵管和腎靜脈的傷口。此外,他們還發現,紅外光可以作為一種更安全的替代品,取代可能有害的雷射光束。
奧斯卡-西波拉托和英格-赫爾曼領導的這項研究的論文最近發表在《小方法》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