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軌道器發回的最新影像有助於解碼太陽的百萬度日冕
太陽軌道器(Solar Orbiter)於2022年10月經過近日點時拍攝的最新影像揭示了太陽表面的瞬態磁場在塑造日冕方面的作用。這些發現有助於解釋日冕的高溫,並有助於我們理解太陽物理學。物理學家利用太陽軌道器在2022年10月通過近日點時獲得的太陽特寫影像,看到了太陽表面轉瞬即逝的磁場是如何形成太陽大氣的。
這張圖片是由太陽軌道器的極紫外成像儀(EUI)拍攝的,清晰地顯示了等離子體的拱形熱環,這些等離子體一直延伸到日冕。圖片來源:歐空局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太陽軌道器,EUI 小組
太陽外層大氣稱為日冕。當耀斑或日冕物質拋射等太陽活動很少時被稱為”Quiet”狀態,此時日冕表面的溫度通常只有約6000 °C,而安靜的日冕如何達到一百萬°C,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謎。
雖然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懷疑是磁場的作用,但對磁過程的性質卻從未完全了解。這些靜止太陽的新影像顯示了構成日冕組成部分的百萬度氣體環是如何與太陽表面轉瞬即逝的100 公里大小的磁場斑塊連結在一起的。
這張影像來自太陽軌道器的偏振和日震成像儀(PHI),揭示了太陽表面的磁極性。圖片來源:歐空局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太陽軌道器,PHI 小組
這些影像顯示了太陽軌道器兩台儀器的視圖。黃色影像是由極紫外線成像儀(EUI)拍攝的,清晰地顯示了伸向日冕的拱形等離子體熱環。斑點影像來自極座標和日震成像儀(PHI),顯示了太陽表面的磁極性。紅色和藍色陰影區域代表南北磁極。可以看到小塊磁場與日冕環之間有明顯的相關性。
日冕環與表面小尺度磁場的分散集中有關,通常具有混合極性配置。這種複雜的排列和這些小磁場斑塊的時間演變在百萬度日冕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作用。
歐空局的太陽探測器太陽軌道器於2020年6月15日到達了它的第一個近日點,這是它軌道上最靠近恆星的一點,距離恆星表面最接近7700萬公里。圖片來源:歐空局/Medialab
這些觀測以幾乎相同的約200千米的高空間分辨率捕捉了表面磁結構和日冕特徵,從而可以對兩台儀器的數據進行密切比較。有了這些獨特的數據,太陽物理學家現在有了一個視窗來研究小尺度磁場在日冕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這項新成果發表在《天文物理學雜誌通訊》上的論文”轉瞬即逝的小尺度表面磁場構建了安靜的太陽日冕”中。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