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及台灣地區及韓國晶片代工廠降低流片價格引關注
在市場低迷的環境中,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以及韓國的晶片代工廠為了留住客戶,都在降低它們的價格。這一市場動向正引起歐美半導體人士的關注,也不會被美國政客所忽視。
根據《電子時報》報道,為獲得新產能的訂單,中國大陸的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和晶合集成去年在向台灣地區的晶片設計公司降低了流片服務的價格。業內消息人士稱,許多台灣地區IC設計人員被低廉的價格所吸引,並開始在大陸的代工廠下訂單。業內人士也反映,三星、格芯、聯電和力晶已經看到客戶取消訂單並將其轉移到中國大陸晶圓廠。
由於中國大陸傳統節點和成熟節點不受美國出口禁令的限制,因此降低晶圓代工費用對希望提高成本競爭力的台灣地區IC設計公司很有吸引力。
這迫使聯電、力晶半導體提前降低價格以競爭。聯電12吋晶圓代工服務價格平均下降10-15%,以40奈米製程節點為首。聯電8吋晶圓代工服務價格平均調降20%,價格調整於2023年第四季生效。
集邦諮詢在最近的報告中表示,三星晶圓代工提供了10%至15%的降價。
半導體市場低迷和競爭激烈是全面降價的原因。近兩年,半導體產業進入消化過剩庫存的修正期,產量和價格大幅下滑,晶圓代工廠利用率急劇下降。
台積電是唯一沒有看到價格變動大幅下跌的例外。其他做成熟節點的公司最終不得不削減晶圓代工報價,恢復銷售折扣策略,以維持一定的利用率。
中國大陸半導體代工企業在近年遭遇前所未有複雜的地緣政治打擊。先前在美國的禁令高壓下,高通和一些國際汽車製造商開始選擇放棄中國大陸的代工廠,把訂單轉向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和力晶。三星電子和格芯也從轉移訂單的浪潮中受益。
面對美國的出口限制,中國大陸無法獲得先進節點EUV來開發7nm晶片,由於14nm浸沒式DUV設備也被禁止使用,中國大陸被迫專注於全面擴展其成熟的製程業務和計畫。
包括中芯國際和華虹在內的幾家中國大陸公司已經利用國內市場的優勢,優先考慮中國大陸IC設計人員的加工訂單。他們正在透過建造新工廠來積極擴大成熟的工藝節點生產。
晶圓代工廠降價的壓力正在推動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晶片價格走低。許多中國台灣IC設計公司對此持樂觀態度,預計本地供應商將保持降價趨勢,這可能會緩解營運壓力並增強競爭優勢。
在地緣政治的層面,美國國會已經在敦促拜登政府徵收高關稅,以防止中國大陸傾銷成熟工藝晶片,侵害美國企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