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12秒後地震要來,我能做點啥?
從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到日本能登7.6級地震,歲末年初,地球開啟振動模式。驟降的強震與綿密的餘震不斷帶來噩耗,傷亡數字一再攀升,地震這種古老災害的可隘再次顯露無疑。天地巨力之前,人力之微猶如螢火,然而有人卻在死神手中搶出了時間:甘肅地震深夜,相信不少Android手機用戶都收到了地震預警訊息。短則十幾秒,長至幾十分鐘,預警準確預測了地震波到達的時間。
這意味著,接收訊息的普通人可以利用這段珍貴的時間逃生,然而現實是,許多人盯著螢幕,腦子被無數問號塞滿:
這是真的嗎?我怎麼沒有感覺?就剩這麼短短十幾秒,我怎麼辦?
01 當警報響起
這不是中國人第一次接觸地震預警,實際上,這已經是中國地震預警網第80次成功預警破壞性地震。
不過先前範圍相對局限,這次觸達人群更加廣泛,因為越來越多省市的廣播電視系統、手機品牌廠商接入了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這件事上,中國起了個“早五更”,早在2011年就成為繼墨西哥、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具備提供地震預警服務能力的國家,可遺憾的是,在應用預警方面,我們卻“趕了個晚集”,即便是身處地震帶的很多居民也並不清楚,當地震預警響起後,該做些啥。
第一直覺是跑,趁地震沒來趕緊跑出房子,第二直覺是尋找“生命三角”,這或許是最廣為流傳的地震逃生技巧——傳說在牆角、廁所等狹小空間,更容易在房屋倒塌時形成三角形安全空間。
可惜這些都是常見迷思。
常言道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拋開場景談應對也是一句笑話。
在甘肅地震中,距離震央56公里的臨夏市只提前12秒收到預警,而距離震央1270公里的湖南長沙則有長達數分鐘的反應時間,兩地居民當然不會採取同一種應對。
那麼某天深夜,當我們在刺耳的警報聲中醒來,發現螢幕上跳動的時間只剩區區12秒時,我們到底還能做點什麼?
跑,還是不跑,這是個問題。
主持地震預警系統開發的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建議,如果有10秒時間,那麼二樓以下居民可以逃離到樓外,更高層居民則最好就地避險。
圖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不過,這只是至為理想的狀態,想像一下實際操作場景:被警報驚醒,確認情況後,避難者需要穿上拖鞋,打開房門,衝下樓梯,並迅速遠離樓體,抵達樓宇外的空闊區域。
其中每一步都可能出現意外:反應不及、樓層擁擠、未能及時遠離樓體,12秒的反應時間捉襟見肘。
一旦被意外絆住腳,就可能陷入更糟糕的避難環境,來不及跑出樓體的居民可能會在擁擠的樓梯間迎上地震波,未能遠離樓體的居民則會在站立不穩的地面迎接玻璃等墜落物的暴雨。
圖丨《東京防災手冊》
而在地震更頻繁的日本,不太古舊的建築內,更被鼓勵的做法是就地避難。
12秒,往外跑困難重重,在家卻可以執行多個避難動作:穿上鞋子、叫醒家人、尋找桌子床舖等堅固掩體,做好避難姿勢。
國際公認的最佳避難姿勢非常簡潔,只有三步:「伏地、遮擋、抓牢(Drop、Cover、Hold on)」。
也就是跪伏在堅固的掩體下,護住脆弱的頭頸,抓牢掩體,等待強烈的地震波平靜。
相較於備受質疑的“生命三角”,這種姿勢被證明更加值得信賴,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受災者不被墜落物傷害。
「生命三角」理論來自1996年的一次實驗,該實驗模擬建造了一所學校建築,將20個人體模型分別放置在不同位置,隨後爆破承重柱使建築倒塌,結果發現10個藏在桌子下的模型全部被壓扁,而10個藏在「生命三角」位置的模型則全部生還。
於是名為Doug Copp的實驗主持者得出結論,認為生命三角是地震的最佳避難地點,而且強烈建議人們不要躲在桌下。
這個簡單易懂的實驗及其結論飛速傳播,很快地「生命三角」家喻戶曉,然而批評接踵而至。
仔細推敲會發現,「生命三角」理論破綻重重:
首先Doug Copp本人並非科班出身,雖然自稱“美國國際救援隊救援隊長”,但這實際上是個野雞公司。
其次實驗本身也毫不科學,「爆破承重柱」的建築倒塌方式和實際地震中的建築倒塌方式天差地別,前者房頂會如同一張薄餅般平平砸下,而後者則因受力方式不同而呈現千姿百態。
實際地震中,每個牆角都可能成為生命三角,也可能都不會成為生命三角,避難者根本無法分辨哪個會是幸運生門。
更重要與決定性的是,地震死亡統計研究表明,大多數傷害和死亡是由於墜落物體而不是建築物造成的。而放棄桌子,躲進牆角的行為,反而將避難者暴露在了「墜物」這種更危險的威脅之中。
02 當我們避險時在躲避什麼
幾乎所有關於地震避險的誤解,都源自於不清楚地震的傷害來自何處。
換句話說,我們不知道哪些傷害是地震中透過個人行為能夠規避的。
地震裡,直覺看起來最恐怖的傷害是建築物倒塌,的確它傷害巨大,但這並不是任何震央避險措施所能阻止。
對於建築倒塌的防災應變永遠是在事前,透過更好的設計技術、更頻繁的檢測加固來完成。
至於震央,在預警時間不足的核心區,絕大多數高層居民只能衷心祈禱建築品質過硬。
而個人行為所能左右的,其實是如何避免受到震央以及震後的次生傷害。
地震時間很短暫,分別以縱波和橫波的形式分兩次來襲,縱波上下震動,速度快傷害小,橫波左右震動,速度慢傷害大,兩者一前一後,讓地震受災者感受到強烈的搖晃。
這種搖晃的烈度超乎常人想。根據日本學者測算,一棟高層大廈遭遇7級以上地震時,頂層搖擺幅度可以超過1.5米,重力加速度大於500gal。
如同一艘不小心闖進暴風雨的小船,沒有人能在這樣的搖晃中站穩腳跟,整棟建築中的所有物品都將在恐怖的重力加速度下化身殺人於無形的暗器。
書櫃、吊燈、冰箱、廚房刀具,平日無害的家具撞向人體,可以直接將人碾壓身亡,老人小孩還會因為摔倒磕碰而受傷。
挺過震中,還有震後。緊隨而來的是火災危機。
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都在震後起火,火勢迅速蔓延,無數瓦礫掩埋的生者在火災中絕望死亡。
沿海地區更可怕的是海嘯。
印尼海嘯以及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至今令人記憶猶新。震後海水反常地向後倒捲,這是海嘯的徵兆,隨後滔天巨浪迎面拍來,帶走所有未及撤至高地的災民。
這些,正是地震警報鳴響後,我們所需要躲避,也有能力躲避的危險。
“伏地、遮擋、抓牢”,便是應對室內家具“偷襲”的對策。
桌子和床板將為你抗下的,並非一棟大廈的推金山倒玉柱,而是衣櫃和吊燈的傾軋。
所以「抓牢」也不是為了固定住身體,而是需要你與「盾牌」保持同步,不論被地震波晃去哪裡,也得確保頭頂「有高個的頂著」。
以此類推,在來不及或找不到掩體時,也有權宜之計。
如果躺在床上,那麼請你裹好被子,再用枕頭蓋住頭頸,如果在超市購物,那麼可以就近找個鐵鍋或者購物籃頂在頭上。
總之核心要義只有一個,保護好頭部和頸椎不要被砸傷。
在時間更充裕的情況下,也應考慮防範火災。
不過第一步不是熄滅明火、切斷電源,而是打開房門。
是的沒錯,如果時間足夠,請先保證將自家大門敞開固定,這是無數次血淚教訓得出的經驗,強烈地震可能導致門框變形、無法打開,最終使得起火時無法逃生。
至於海嘯,則可以扛過地震搖晃再行考慮,因為海嘯通常在地震後的幾十分鐘至幾個小時內才會到來。
屆時政府預警部門會給予足夠詳盡的訊息,指導居民向高處撤離。
山洪、泥石流同理。
人在室外,需小心高空墜物,盡量躲到空曠地帶,開車上路,不要猛踩煞車,盡量平穩地停在路邊。
還有一些常常被忽略的細節:
高層住客疏散時不可搭乘電梯,震央的電梯故障率高得嚇人,要知道311大地震時,就連遠離震源的東京都,都發生了84起被關在電梯裡的事件。
如果不幸你當時就在電梯裡怎麼辦?拿出玩音遊的手速,以最快速度把電梯樓層從上到下挨個按一遍,祈禱恰好在某一層大門能夠打開。
以及最後的最後,不要忘記穿鞋,不要赤腳上街,否則震後的瓦礫和玻璃碎屑分分鐘讓你後悔。
03 最後一公里
地震預警,每一秒鐘都是在跟死神拔河。
2002年《西北地震學報》的一項研究常被引用以證明這一點:研究發現,預警時間為3秒時,可減少14%人員傷亡,10秒時可減少39%,20秒時可減少63 %。
此後的多項研究數據略有出入,但或多或少都再次印證。
2008年汶川地震後,四川人王暾深感中國和日本、墨西哥一樣,急需精確的地震預警系統。他辭去國外的理論物理博士後工作,回到國內,開始創建系統。
2011年系統建成,中國有了屬於自己的地震預警系統,王暾後來在演講中感慨:
在汶川地震時如果有預警系統,就可以給北川31秒的預警時間,因為它離震央140公里,可以給青川55秒的預警時間,也可以給成都18秒和汶川縣7秒鐘的預警時間。有了這些時間,可以減少兩到三萬的死亡,避免兩到三萬個家庭的生死離別。
中國的預警系統不會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落後,在某些技術細節上甚至更勝一籌。
然而,應用超過十年,為什麼我們對於地震預警仍然如此陌生?以至於警報響起時,只能茫然無措地浪費得之不易的求生窗口?
圖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在先進技術與公眾認知間,出現了巨大斷層。
在日本,普及防災常識是每個地方政府必做的功課。這種宣傳的顆粒度不止於幾場宣講,而是務求讓每個人都刻進腦子裡。
抵達某處,完成居民登記後,每個家庭都會收到政府發放的「地震防災手冊」。其中詳細記載了從緊急儲備到災後生存的全部內容,包括本地的防災避難地圖、政府聯絡方式,以及收到地震預警後的行動指南。
怕居民不重視,有些地區還會巧妙地“危言聳聽”,比如東京都,就在防災手冊的第一頁明晃晃地寫著“三十年內東京都發生直下型地震的概率為70%”,潛台詞便是,後面的每一頁都請你好好記住。
《東京防災手冊》:現在就做!
不僅如此,政府和新聞社也在每次災後認真反思,爭取下次能更迅速地讓更多人理解警報的涵義。
3.11大地震後,狂暴的海嘯接連來襲,當時預警系統作出了準確預報,NHK電視新聞主播也及時在電視中做出了反覆播報。然而,主持人冷靜平和的聲音讓許多人輕視了事件的緊急程度,並沒有著急撤離,反而還想守在電視機前繼續關注進展,結果正如後來我們所知道的,這次地震因為海嘯死傷慘重。
而今年能登地震時,NHK主持人風格大變,海嘯警報出現前,主持人依舊以冷靜平和的語氣報道地震情況,海嘯警報出現後,主持人聲音驟然變得淒厲而緊迫:「海嘯來了!海嘯來了!”
隨後她繼續厲聲補充:“不要再坐在電視機前,快去高處避難!不要忘記東日本大地震的教訓!”
感情充沛而嚴厲的播報瞬間把急迫的情緒傳遞給觀眾,這不是主持人的一時興起,而是NHK事前商定的播報方式。這種方式正是3.11後的改進,讓觀眾更快速地理解事態。
平日里,日本政府還會提供各種災害機率地圖,讓居民自行了解自家面臨的災害風險。
依照地圖,可以查詢自家所在地是否處於地震帶上,在過往地震中是否發生過重大地質災害,是否有土壤液化,以及該地的浸水、海嘯風險,火災阻斷指數。
如果發現自家不幸“立於危牆之下”,居民可以到當地政府諮詢如何加固房屋、完成有針對性的防災對策。
從技術到應用的這最後一公里,日本人正千方百計地走通。
而在中國,許多人或許連不同警報聲代表的緊急程度都尚未了解。
我國地震預警分為三種聲音:
第一種,每次倒數時報數間沒有“滴”聲,只是單純報數,代表“無感微弱地震預警”,也就是可能有晃動,但一定不會有破壞的情況。
第二種,每次倒數時報數間只有一聲“滴”聲,代表“有感無破壞地震預警”,也就是可能有強烈晃動,家具傾倒,但不會有房屋破壞的情況。
第三種,每次倒數時報數間有連續兩聲“滴”聲,代表“破壞性地震預警”,也就是最危險的情況,房子有可能被破壞,需要緊急逃生。
一些經歷過可麋地震的人或許會有經驗和意識,苦痛的血淚傳遞了應對地震的方式方法。例如唐山地區,有些居民在購買房產時會查閱當地的地質、歷史資訊。但對於沒「付過學費」的更多人來說,這仍是亟待科普的範疇。
普羅米修斯已經盜來了火種,人類不能因為不會接過而使它徒然熄滅。
願這一切被不厭其煩地一遍遍講述,直到有一天,地震預警響起的夜晚,所有人不再怔愣,不再懷疑,第一時間奔向正確的生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