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重新定義手機成癮的概念
新的研究表明,手機成癮實際上是由於手機所帶來的社交互動,而不是手機本身。這項結論得到了一項有86名參與者參與的實驗的支持,駁斥了手機成癮的普遍觀點。這項研究證實了塞繆爾-PL 韋西埃(Samuel PL Veissière)教授在2018年提出的理論,觀察到被剝奪手機的參與者焦慮和情緒亢奮程度增加,尤其是那些對社交互動上癮的人。
格拉納達大學(UGR)的一個研究小組證明,人們”上癮”的不是手機本身,而是手機促進的社交互動。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Psicothema》雜誌上,為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學者塞繆爾-PL 威西耶(Samuel PL Veissière)最初於2018年提出的理論提供了首個實驗性科學支持。
為了進行這項實驗,聯邦地球科學及自然資源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對86名受試者進行了抽樣調查,這些受試者被分成兩組。
“在其中一組(社會期望組)中,我們指示每位受試者透過WhatsApp 向他們最活躍的聯絡人發送一條訊息,說明他們將在虛擬實境世界中參與一項令人興奮的任務(所有情況下都是同一則訊息),」格拉斯哥大學人格、評價和心理治療系研究員、本研究的主要作者豪爾赫-洛佩斯-普加解釋。
另一組(對照組)則沒有被要求向他們的聯絡人發送這條”令人興奮”的訊息。”接下來,我們要求這兩組人關閉通知,將手機面朝下放在桌子上,同時沉浸在虛擬實境環境中參與一項不同尋常的活動。當與虛擬實境任務的互動結束後,我們讓參與者閒著,不能使用他們的手機。”研究人員指出:”在這段無所事事的時間之後,我們允許所有參與者重新使用WhatsApp。”
在整個過程中,聯邦地球科學及自然資源研究所的科學家測量了皮膚的皮電活動,而這個參數被認為是我們自律神經系統活動的指標,即一種焦慮的生理測量。
「我們觀察到,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社會期望組的人更加緊張。我們還發現,當要求他們停止使用手機時,這組人更加焦慮。此外,當他們被允許再次使用手機時,這組人的情緒亢奮程度高很多,”洛佩斯-普加說。
研究結果表明,手機並不是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使用手機的方式和原因更能解釋某些心理問題。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