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掙扎、危機,揭開阿里巴巴重組亂局
阿里巴巴的問題現在已經嚴重到了什麼程度,馬雲最有發言權,沒有比他自己敲響的警鐘更發人深省的了。「我堅信阿里會變,阿里會改。回到我們的使命和願景,阿里人,加油!」馬雲在阿里內網罕見發文,鼓舞士氣。
然而,這一原本旨在提高凝聚力的發言同時也凸顯出阿里已經迷失了方向。作為曾經亞洲最有價值的公司,阿里市值在去年11月首次被本土競爭對手拼多多超越。在經過一系列整改、策略性調整以及員工士氣下滑之後,阿里股價較3年前的高點已經下跌了75%。
馬雲
一位接近阿里管理層的人士表示,拼多多的超越真正「給阿里敲響了一記警鐘」。「員工們真的很沮喪,但現在阿里正在考慮如何應對這一局面。」該人士補充說。
阿里做出的回應之一,就是讓新任CEO吳泳銘在上個月月底取代長期高階主管戴珊,直接掌管阿里的核心電子商務業務。目前,吳泳銘正試圖加強對這家龐大企業集團的控制。
在阿里內部人士和分析師看來,阿里迄今為止未能拿出有效措施對抗咄咄逼人的新競爭對手,沒能跟上人工智慧的發展步伐,也未能利用其在國內電子商務領域的優勢在西方市場取得成功。
混亂的重組
外媒訪問了9名阿里員工。這些員工還原了阿里是如何搞砸了本該讓公司東山再起的分拆計劃的。
去年3月,阿里時任CEO張勇宣布啟動「1+6+N」組織改革,分拆為六個不同的業務集團,並且可獨立融資上市。該計劃最初受到了投資者的歡迎,推動阿里股價在幾天內上漲了20%。
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
然而,到了去年9月,張勇不但按計畫卸任了CEO職位,還意外把阿里雲CEO職務交給了吳泳銘。11月,阿里又宣布停止分拆阿里雲,並暫緩盒馬鮮生上市計畫。目前還不清楚其他四個業務的命運。
幾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阿里內部人士談到了此舉引發的困惑。“很多人不知道哪些業務已經分拆,哪些業務沒有分拆,”一名在阿里不同業務部門工作的員工表示,“只有到他們的業務部門被分拆,自己被解僱後才知道。”
據阿里內部人士透露,經常虧損的業務部門一直在遊說管理階層,希望繼續留在公司。多名員工稱,分拆其他業務的計畫要么已被取消,要么正在接受審查。
吳、張權力鬥爭
阿里內部也在抵制改變。如果不同業務部門要分拆獨立發展,他們本來應該有自己的功能規劃。但是阿里在審查中發現,公司團隊在不同的業務部門複製相同的功能。隨後,阿里創建了一個IT團隊來處理整個集團的基礎設施。
但是,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內部權力鬥爭,這個團隊隨後被取消了。「這是一個糟糕而混亂的局面。許多需要被解僱的人都有內部支持者,不能輕易解僱。」知情人士說。
阿里的內部混亂還能從另一個例子看出。阿里企業溝通平台釘釘的一名員工表示,他們的團隊在沒有收到任何預警的情況下就被踢出了公司內網,導致他們無法訪問阿里的內部通信。
張勇
內部人士表示,以張勇為首的「守舊派」與新任CEO吳泳銘之間的權力鬥爭加劇了阿里的混亂感。去年9月,在張勇意外卸任阿里雲CEO時,外媒報道稱是吳泳銘將他趕下了台。當時,接近張勇的人士稱,這是一場「權力鬥爭」。不過,阿里在去年12月回應稱,這並非權力鬥爭,張勇已經表達了希望逐步從其職位退下來的意願。
阿里雲的一位人士表示,張勇的離開意味著許多與他有關的人可能會被解僱。據阿里內部人士透露,阿里雲首席商務官蔡英華上個月的離職,就是吳泳銘重啟該業務部門的一部分。
未分家先爭吵
據阿里內部人士透露,在計畫分拆前,阿里雲和淘天集團在服務費問題關係緊張。雙方當時在討論,如果他們分拆作為不同的獨立金融實體運營,淘寶和天貓將向阿里雲支付多少服務費用。去年第三季度,阿里雲的外部客戶銷售額出現下降,凸顯該部門對集團其他部門營收的依賴。
「雲端業務的分拆處理得很糟糕。在宣布這一消息之前,阿里本應考慮資料安全和淘寶與阿里雲之間的轉移定價等問題。」伯恩斯坦分析師羅賓·朱(Robin Zhu )表示。轉移定價指的是一個部門向公司另一個部門支付的費用。
去年11月,吳泳銘在擔任阿里CEO的第一次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認為“人工智慧時代已到來”,並將雲端業務定位為這個新時代的成長動力。他承諾投資人工智慧技術,但是阿里雲的成長已放緩。分析師對於他能否重振阿里雲的成長持懷疑態度。
吳泳銘
「阿里雲的成長面臨多重阻力,包括私營企業需求低迷,國有企業越來越多地尋求與華為等公共部門雲端服務提供商合作。位元組跳動把國內雲工作負載轉為內包。」羅賓·朱表示。
此外,吳泳銘承諾透過投資打造“未來革命性產品”,也與阿里透過派息和股票回購來提振股價的努力存在衝突。去年11月,阿里宣布首次發放25億美元的年度股息,並表示其25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畫還剩下150億美元。
「阿里在金融工程方面(基本的金融工具和手段)發出了矛盾的信號,兩頭不討好。即使像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這樣的大型盈利科技公司也不發放股息,因為他們看到了未來實現更多成長和創新的路線圖。」」投資公司互聯資本的雲端基礎設施投資者凱文·徐(Kevin Xu)表示。
阿里對此回應稱:“阿里從未擁有比現在更好的財務狀況來投資業務增長和戰略機會。這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菜鳥盡快上市
同時,阿里仍在推進旗下物流公司菜鳥集團的首次公開招股(IPO)。一位接近管理團隊的人士表示,阿里仍在推動菜鳥上市,因為該公司“對電子商務的未來需求感到悲觀”,因此最好“盡快上市”。
阿里對此表示,公司對菜鳥業務仍抱有信心,「我們已經披露了菜鳥的IPO計劃,並製定了明確的時間表,我們正在推進這項計劃」。
菜鳥
阿里關聯公司螞蟻集團的未來也依舊不明朗。三年前,螞蟻暫停了規模達340億美元的IPO計畫。據接近螞蟻管理層的人士稱,螞蟻仍在等待監管機構批准其獲得金融控股牌照,這是該公司在中國香港或內地啟動規模相對較小的IPO的關鍵一步。阿里仍持有螞蟻約33%的股份。
專家認為,重組混亂也分散了阿里的注意力,使其無法解決國內電子商務這一最賺錢、最能創造現金的「核心問題」。
北京顧問公司BDA創辦人兼董事長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表示,阿里「主要業務份額正遭到抖音和拼多多的侵蝕」。「阿里不再是對市場、商家和消費者做出最敏銳洞察的公司,它已經失去了這一光環。」克拉克說。
拼多多和抖音一直在大舉進軍阿里的地盤,並在2023年實現了爆炸性增長。與2022年同期相比,拼多多去年第三季營收幾乎翻了一番,達到94億美元。位元組跳動去年第二季銷售額達到29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40%。
雖然擁有多家海外電商公司,但阿里卻眼看著快時尚公司希音(Shein)、拼多多旗下Temu憑藉廣受歡迎的電商平台在美國和歐洲迅速發展,以極低的價格將產品從中國工廠直接運送到西方消費者手中。
「阿里已在中國建立了商戶網絡,它沒有理由不做同樣的生意。」一位中國科技股投資者表示。
克拉克認為,要東山再起,阿里需要「一些激進的舉措」。他說:“阿里需要回歸本源。他們必須重拾創新精神,集中精力阻止業務惡化,並強調這是一項全公司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