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小米汽車定價公佈前還不太相信雷軍
小米汽車SU7,只能說正常發揮。12月28日,小米發布第一款新能源汽車“小米SU7 ”,雷軍在發布會上稱,“我相信啊,小米su7的定價確實有點貴,但一定讓大家覺得貴的有道理。 ”12月29日,小米公司股價開盤走低,一度跌超5%。看來市場和雷軍的想法完全不一樣。
小米汽車給小米SU7的定位是「C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雷軍在發布會上表示要將SU7做成一輛可以媲美保時捷和特斯拉的Dream Car,並告訴所有人,「不要喊9萬9,14萬9也不用講了,還是要尊重一下科技」。
只看外觀不看參數確實媲美保時捷。而且根據發表會SU7max版本的參數確實和保時捷Taycan不相上下,這時候就是價格的問題了。
但這屆網友們見識多了,直指小米汽車Ctrl c+Ctrl v式科技。套用羅永浩的一句話:「我們都是方案整合商」。
SU7的科技
雷軍在發表會上一再強調技術,著重介紹了基於摩德納平台架構下電動化、自動駕駛和智慧座艙等三方面的技術,不斷向外界傳遞公司將圍繞著「人車家」的生態佈局。
此次發表會上,小米一口氣發布了三項「硬核」技術,包括小米超級馬達、CTB一體化電池技術以及9100噸一體化大壓鑄設備集群系統。
此次量產車上搭載的是小米超級馬達V6、V6s,轉速達到21000rpm,峰值扭力達到500N.m,峰值功率為275kW,功率密度為6.78kW/kg,2025年裝置的V8S超級電機,轉速達到27200rpm,最大馬力達578ps,峰值功率為425kW,峰值扭力達635N.m,最高效率為98.11%,功率密度為10.14kW/kg。(未來又有多少變化,這個沒辦法說)
這套數據下來,本來坐穩新能源車頭把交椅,奈何友商半路殺出,略勝一籌。為重回第一,小米在發表會上宣布已開始預研下一代超級馬達技術,採用碳纖維雷射纏繞工藝,轉速達到35,000rpm。
在一體化壓鑄方面,小米對標特斯拉,其自主設計的9100噸一體化大壓鑄設備集群系統,實現小米汽車後地板72個零件合一,焊點減少840個,減重17%,同時生產工時減少45%,比特斯拉Model Y後地板的投影面積大17%。同時小米也正在自研小米泰坦合金材料,以與壓鑄製程相匹配。
從技術層面來看,小米確實有突破的雄心,可從外表看上去,小米SU7卻毫無「心意」。只不過和保時捷Taycan相似的外表,如果價格能合適,倒是會讓消費者有消費衝動。
在雷軍那句“不會9.9萬、14.9萬,貴有貴的道理”之後,年輕人購買力成了最大的問題,最後是小米此前既有的擁躉,其中大多數人是從“最高性價比”認識小米並鍾愛小米。
在最大的“年輕人DIY、經驗分享視頻平台上”,甚至有很多人在分享米6的DIY教程,視頻中全是“米6再戰XX年的”評論和彈幕,他們是否能支撐小米汽車2024年銷售量破10萬,3年賣出90萬輛的目標,只能讓時間告訴我們答案。
小米產業鏈供應力拆解
在市場給出最後答案之前,我們假設小米汽車有足夠大的受眾群體,可以支撐公司的銷售目標,那麼公司的產能就成了限制其完成銷售目標的最大天花板。根據社群媒體上網友預測,小米汽車理想情況下,2024年底小米汽車的產能剛好能到10萬輛。
回顧小米汽車發展歷程,小米造車第一步是2021年9月收購Deepmotion,為進階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應用提供感知、定位、規劃、控制在內的全端軟體解決方案。至2022年,小米自動駕駛技術制定了全端自研演算法的技術佈局策略,涵蓋感知預測、高精定位、決策規劃等自動駕駛核心技術領域,自建全自研資料閉環系統,高效驅動核心演算法及產品功能迭代。
2022年6月,小米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組建了超過500人的研發精英團隊,涵蓋自動駕駛硬體、感知規控演算法、高精地圖等領域的50位頂尖專家。同時,投資了大量自動駕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級晶片、感測器核心零件,相關投資總額近20億元;2022年8月,小米宣布小米在自動駕駛領域首期投入33億元研發費用。
在小米自動駕駛測試中,測試車輛已實現無保護自動掉頭,繞行事故車及自動泊車入位配合機械自動充電等行泊車場景,和當前主流車型表現相似。
硬體投資方面,小米先增持同類車,切入汽車智慧底盤系統供應領域,直接涵蓋線控電子液壓煞車系統(EHB)、整合式線控電子液壓煞車系統(iEHB)、電子駐車製動系統(EPB)、防鎖死煞車系統(ABS)、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等智慧煞車系列產品,面對小米汽車第一年10萬輛的銷售目標,同時:汽車上海嘉定、江西宜春兩大生產基地年產150萬套的供應力,足以涵蓋小米的銷售指標。
電池方面,小米在當前市場成熟供應商外還投資鈉離子電池研發商零壹肆,此外還有熱管理企業、半導體企業試圖打造圍繞新能源車的「製造生態鏈」。
至此小米汽車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一個整車組裝廠,今年11月,有消息稱小米閉門會邀請了北汽參加,雖然北汽對此事閉口不談,但外界普遍認為小米汽車的整車組裝廠就是北汽。產能方面,參考造車新勢力產能成長情況,特斯拉Model3車型第一個季度,出貨量僅八千輛,第二季度出貨量僅一萬八千輛,網友對小米汽車2024年10萬輛的產能其實已經頗樂觀了。
小米汽車的對手到底是誰?
小米汽車後,國內新能源車賽道愈發擁擠,由於其至今不肯透露售價,這也正常,也是行銷的一種方法。故此我們對現售新能源車企進行簡單梳理。
根據海通證券統計各家造車廠銷售數據,蔚來銷售車型價格區間為29.8-59.8萬元,若ES6銷量佔比穩定成長,其平均售價大概在30-40萬元;小鵬在售車型價格區間為14.89-41.99萬元,若G6銷量佔比穩定成長,其平均售價大概在21-30萬元;問界平均售價大概在20-35萬元.
傳統車企中,極氪因001銷售佔比較多,平均售價在27-35萬元區間;廣汽埃安AION S銷量佔比較高,平均售價約在13-17萬元區間;零跑由於C11佔比較高,平均售價在15-20萬元;深藍平均售價在15-20萬元;比亞迪在售車型佔比較高的集中在10-20萬元;騰勢平均售價在35- 45萬元;吉利平均售價在13-17萬元;五菱則集中在4-7萬元;外資車企方面,特斯拉平均售價在25-30萬元;大眾平均售價在15- 20萬元。
鑑於雷軍已經表示SU7售價不會低於14.9萬元,故此其主要競爭對手或許是小鵬、蔚來、賽力斯等造車新勢力,如此一來,其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功能將面臨一眾老玩家圍攻,能否突圍,憑藉什麼差異化特色功能突圍成為小米汽車亟需解決的問題。而且雷軍在現場提到一句「相同配置的車,都在40萬以上」。可以猜測SU7MAX版可能在30萬左右,而且根據各大社群平台評論,在這個價格也是最有競爭力。SU7標準版,在20萬左右才有極大競爭力。
智慧座艙方面,目前業內公認產品較好的廠商有華為鴻蒙座艙和理想,尤其是華為鴻蒙座艙,可以和鴻蒙手機操作系統“無縫對接”,鑑於小米此前推出的澎湃OS,其智能座艙恐怕對標的正是華為,只可惜目前社群平台回饋來看,好評度不高。小米如何確保系統穩定性和互動適配性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自動駕駛方面,目前上路在測的L3L4級自動駕駛車企不勝枚舉,12月29日,賽力斯汽車獲重慶、深圳L3 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問界M9可在特定區域開啟路測,而小米目前則只有“路透自動駕駛測試照”,並沒有官方內容。
在此之前,除百度早已獲得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外,比亞迪、長安、寶馬、小鵬等都獲得L3級駕駛測試拍照,阿里還曾獲得全國首批L4級「主駕無人」自動駕駛卡車公開道路測試牌照。
看完整場發表會以及網友們的評論,大家目前也只是對其外觀和售價讚賞及期待。小米汽車SU7只能說正常發揮。今天才入局的小米,一切商業佈局都只能向時間要答案的情況下,最缺的恰恰也是時間,面對多家企業的圍堵,小米汽車真的是「壓上雷軍全部聲譽的人生最後一次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