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媒股向OpenAI打出「維權第一槍」 遠遠不只是錢的問題
作為載入AI和傳媒板塊史冊的一天,美股上市公司紐約時報在12月27日向曼哈頓法院提交訴狀,指控微軟和OpenAI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上百萬篇該公司的文章訓練AI。這也是美國史上第一次出現大型媒體公司狀告AI龍頭的狀況,這起案件的走向也將牽動科技、傳媒產業的高度關注。
(起訴狀,來源:法庭文件)
雖然紐約時報並沒有要求具體的賠償金額,但在起訴狀中強調被告應對「數十億美元的法定和實際損害賠償」負責。更絕的是,媒體集團也要求微軟、OpenAI銷毀任何使用紐約時報版權資料的聊天機器人和訓練資料。
談判之路漫漫僅有少數成行
事實上,在這起案件引發全球關注前,紐約時報曾與OpenAI進行為期數月的秘密談判。但很顯然,能夠最後對簿公堂,肯定是錢和條件沒談攏。
除了紐約時報外,眼下還有一眾媒體巨頭也在與OpenAI談版權的事宜,包括美國最大報業集團甘尼特(Gannett)、默多克家族的新聞集團、數位版權集團IAC。知情人士曾透露,代表北美2,200餘家新聞社的新聞/媒體聯盟,已就媒體授權協議框架的問題與OpenAI交涉數月。
當然,OpenAI也在過去幾個月敲定過幾筆媒體協議:今年7月OpenAI與美聯社達成使用新聞資料庫的協議,但未披露具體財務細節;OpenAI與德國出版商Axel Springer本月達成的協議則更進一步,科技公司將可以使用Politico、商業內幕等網站最新發布的文章,同時將按照使用量支付「表現費用」。知情人士透露,Axel Springer透過這份協議,每年可獲得超過1千萬美元。
對於最新的訴訟,OpenAI公司的發言人Kayla Wood發表聲明稱,OpenAI尊重內容創作者和所有者的權利,並相信他們應該從人工智慧技術中受益。公司正在與世界各地的機構進行富有成效的對話,並將繼續找到互利的方式來合作,以支持一個豐富的新聞生態系統。
不單單是錢的問題
對於傳媒產業,特別是近二十年剛經歷從報紙到數位媒體轉型的大型媒體集團來說,AI的崛起,遠遠不只是版權問題這麼簡單。
作為紙媒轉型的頂級成功案例,擁有172年歷史的紐約時報目前在美股的市值為80億美元,眼下還有大量的媒體沒能走出轉型的泥沼。谷歌、臉書這一批網路巨頭崛起,也令許多高度依賴廣告收入的傳統媒體元氣大傷。
從媒體的視角來看,過去一年人工智慧應用的快速發展,也令版權談判變得困難,因為AI的進步已經引發諸如「媒體產業的未來在何處」這樣的問題了。
媒體產業同時也擔心,人工智慧可能會引用他們的文章,隨後產生並散佈不準確的訊息,從而對公司的聲譽造成影響。隨著AIGC技術的普及,任何人都能輕鬆地大量製造並擴散錯誤或虛假的訊息。
當然,除了談判和焦慮外,一部分具有技術能力的媒體集團,也在走自行應用AI的第三條路。知情人士透露,金融數據和媒體平台彭博正聚焦於公司自己的AI計畫。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麾下的華盛頓郵報,也沒有展開與OpenAI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