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企湧向香港想藉金融體系擴張全球業務
許多涉足電動車產業的中國企業都開始在香港設立辦事處,想要利用香港的金融體系擴大全球業務。到目前為止,這些公司在香港的總投資已經超過10億美元,同時也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全球領先的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本月初宣布計劃在香港設立國際總部,打算投入約12億港元(約1.54億美元),並招募500名員工。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的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指出,香港成熟的金融業、自由的資本流動以及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地位,為中國電動汽車公司提供了內地銀行無法比擬的優勢。
許海東進一步解釋:「中國的四大銀行尚不能直接滿足我們的汽車製造商在海外的需求,包括消費汽車貸款、經銷商融資或外國直接投資建廠。中國汽車製造商正朝著國際舞台邁進,這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香港無疑是一個極好的起點。”
隨著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和相關公司在海外市場的銷售量不斷成長,它們的擴張步伐也正在加速。比亞迪上周宣布將在匈牙利建立電動車工廠,這是該公司在歐洲的首個生產基地。同時,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等其他中國汽車製造商也積極佈局歐洲市場,尋求在地化生產。
最近在香港設立辦事處的其他公司還包括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旗下有哪吒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黑芝麻智慧以及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據香港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透露,截至目前,中國電動汽車相關公司已承諾投資86億港元(約11億美元),併計劃僱用1,300名本地員工。
寧德時代和合眾新能源也考慮在香港上市或進行二次上市。比亞迪和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已經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中後者是總部位於杭州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上市子公司。
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正規劃在香港設立海外新能源研究中心,該中心將同時作為會員公司的服務中心。
除了經濟上的吸引力外,香港作為靠左行駛的地區,對於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推出右舵車型時具有獨特的市場價值。例如,小鵬汽車和吉利旗下的極氪品牌正積極將首款右舵車引入香港市場。
香港對中國大型國有汽車製造商上汽集團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上汽集團國際品牌銷售總監陳剛表示該公司在上海銷售MG Motor和Maxus品牌的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右舵車型,並將上海視為進入東南亞的墊腳石,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等主要新興電動車市場也是右駕。
陳剛還說:“雖然香港市場規模有限,但其戰略地位對我們而言舉足輕重。我們將香港視為進入東南亞的橋頭堡,是展示我們產品和品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