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基改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發放多家上市公司
基改商業化進程不斷加速,繼一個月前51個基改玉米、大豆品種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後,首批基改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也核准發放,涉及大北農(002385.SZ)、登海種業(002041.SZ)、隆平高科(000998.SZ)等多家上市公司。「這對基因改造商業化、生物育種技術的發展是非常重要關鍵的一步。」多位上市種企人士和生物育種專家都認為。
今日,農業農村部公告第739號掛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農業基因改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批准發放北京聯創業業有限公司等85家企業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首批基改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發放,圖為農業農村部公告截圖
具體來看,其中有26家企業獲基改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包含隆平高科子公司北京聯創業業、河北巡天種業、湖北惠民;大北農旗下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創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豐度高科種業有限公司、雲南大天農業有限公司;登海種業;河南金苑種業;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豐樂種業(000713.SZ )旗下四川同路農業有限公司等。
根據《農業基因改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基因改造品種在獲得生物安全證書後,需透過品種審定取得種子生產和經營許可證,才可進入商業化生產應用。「取得生產經營許可證以後就可以正常生產銷售了,但是還是在指定區域進行生產銷售。我們國家前期做了三年試點工作,從明年開始,還要用省區來做產業化應用的示範,然後再說逐步放開的事情。」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教育部西南作物育種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玉碧教授告訴財聯社記者。
記者今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隆平高科,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這個生產經營許可證獲得之後就可以進行生產銷售了,但是還是只能在指定區域進行。”
登海種業相關人士則告訴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我們的品種在河北和內蒙古區域當中,現在在示範階段。在獲得基因改造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以後,我們要進行正式的銷售,還要根據主管部門的要求,在特定的區域當中去進行示範和銷售。前面是試驗,這個銷售季才是示範階段。”
從公告文件也可以看出,相關基改品種均有標註種子生產地點,以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脈育503、脈育511等大豆品種為例,其種子生產地點為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基因改造商業化進程的加速,前期擁有優勢儲備的種企商業價值有望逐步兌現,“前期投入較多的企業有望在後續商業化落地後,獲得相對應的商業價值。”有業內人士表示。
先前,有券商研報指出,我國玉米、大豆等農產品供需缺口長期存在,且有擴大趨勢,基改玉米、大豆的增收效果已得到驗證,預計基改玉米種子終端市場空間可望達600億元、出廠口徑空間360億元,獲利空間可望達108億元。另外機構預測,預計基改放任五年後(即2028年),我國基改玉米滲透率將達90%,擁有儲備品種優勢及基改先發優勢的龍頭種企可望迎來市場佔有率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