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對華貿易31年來首現逆差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12月14日刊登題為《現在是我們給錢…對華貿易31年來首次逆差》的文章,作者是趙宰希和李政久。全文摘錄如下:今年韓國對華貿易收支31年來首次轉入逆差,這是自1992年與中國建交第一年出現10億美元貿易逆差之後的第二次。曾是韓國經濟支柱的對華貿易格局出現變化。
13日,根據韓國貿易協會和產業通商資源部透露,截至今年11月,韓國對華出口1,140億美元,進口1,320億美元,貿易收支逆差180億美元。僅次於對原油最大進口國沙烏地阿拉伯的224億美元貿易逆差,排名第二。在2003年到2018年的16年裡,中國除了2008年之外,一直都為韓國帶來最多的貿易順差,但現在卻發生180度的轉變,反而成了韓國給錢的對象。
對華貿易收支之所以出現大規模逆差,是因為過去對韓國出口的中間產品進行製造和加工後銷售到世界市場的中國,現在實現了大部分產品自給自足,韓國再也沒有可以出售的東西。
相反,韓國在快速成長的電池市場上,必須從中國大規模進口必要的材料和礦物。分析認為,加上作為對華出口支柱的半導體產業低迷,出口下滑,對華貿易收支31年來首次出現逆差。
貿易協會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院長趙相賢(音)說:“原本被半導體順差這一錯覺效果掩蓋的對華貿易結構的變化,如今終於浮出水面。今後應該制定新的貿易框架。”
先前,華出口低迷和貿易逆差的原因在於半導體等特定產品、美中供應鏈矛盾等地緣政治議題。很多人期待,如果佔對華出口總額30%的半導體市場和中國整體經濟復甦,對華出口也有望回到原位。他們沒有在產業結構轉換的框架下看待對華出口低迷和貿易逆差,而是歸咎於暫時的外部變數。但撕開半導體的包裝後暴露出的韓國對華貿易的現實卻不是如此。中國擺脫了從韓國等國家進口中間產品、在進行加工後出口到國外的產業結構,提高了技術能力的中國如今在世界市場上成了韓國出口的競爭對手。
有人指出,隨著中國產業快速發展,韓國產品在當地市場失去立足之地。相反,對華進口呈大幅增加趨勢。進入本世紀20年代後,隨著電動車時代的到來,電池材料等成了對華進口的代表。
有人指出,依靠政府的全力支持和人口、大型內需市場,現在除了半導體等部分尖端產業以外,中國產品的技術能力幾乎已經趕上韓國,韓國很難再在中國市場上佔據優勢。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室長周元說:“現在從現實來看,除了半導體以外,韓國已經沒有在中國銷售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