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揭示犯罪現場血跡尾部為法醫帶來的大量額外資訊
波士頓大學和猶他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在《流體物理學》(Physics of Fluids)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為血跡分析引入了一個新的維度。這項研究的重點是血跡的”尾部”,它可以提供有關血滴大小、速度和撞擊角度的額外資訊。這些發現對重建犯罪現場和核實證人證詞具有重要意義,是法醫學的一大進步。
法醫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血跡的”尾巴”提供了有關血滴來源的重要信息,從而加強了犯罪現場分析和證據解釋。
正如過去十多年來大量”真實犯罪”媒體報道所表明的那樣,法醫學已經俘獲了公眾的想像力。現在,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犯罪現場留下的證據(如血跡)往往可以揭示一些訊息,這些訊息是調查和了解犯罪情節的關鍵,而科學方法可以幫助解讀這些訊息。
在AIP 出版社出版的《流體物理學》(Physics of Fluids)一書中,來自波士頓大學和猶他大學的一群科學家展示了血跡是如何產生比偵探、法醫科學家和犯罪現場調查人員通常收集的信息更有價值的細節的。透過研究偏離橢圓形血跡邊界的突起物,研究人員研究了這些”尾巴”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詹姆斯-伯德(James Bird)說:”這些突起通常只用於了解血滴流經的方向,除此之外都被忽視了。 “
一滴微小的血滴在撞擊固體表面的毫秒間形成了污漬的形狀。特別有趣的是右側出現的突起,偏離了原本橢圓形的血跡邊界。資料來源:詹姆斯-伯德(James C. Bird)
事實上,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垂直落在平面上或傾斜表面上的較大血滴上,在這些地方,重力會重塑和遮蓋血滴的尾部。相較之下,新研究對直徑小於一毫米的人體血滴以不同角度撞擊水平表面進行了一系列高速實驗。
伯德說:”我們發現,決定尾部長度的精確流動與決定染色橢圓部分大小和形狀的流動是不同的。換句話說,尾長包含了額外的獨立訊息,可以幫助分析人員重建血滴的實際來源。 “
事實上,血跡尾部長度可以反映出形成血跡的血滴的大小、撞擊速度和撞擊角度等資訊。如果對一個血跡圖案中的多個血跡進行測量,就可以回溯血滴的軌跡,推測其來源。
雖然他們的分析僅採用水平面來研究撞擊速度動態,但伯德和他的同事希望這能引發更多關注血跡圖案中尾部長度的研究。他們相信,將尾部長度納入標準血跡分析將產生更有力的證據資訊。
伯德說:”了解犯罪現場血跡的來源可以幫助偵探確定受害者是站著還是坐著,或幫助證實或質疑證人的證詞。 “
參考文獻:血跡尾巴: Garam Lee、Daniel Attinger、Kenneth F. Martin、Samira Shiri 和 James C. Bird,2023 年 11 月 21 日,《流體物理學》。
doi: 10.1063/5.0170124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