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與OpenAI 誰才是最大贏家
在11月17日之前,矽谷的普遍看法是,微軟(Microsoft)與OpenAI的合作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功。這項投資促進了微軟的雲端運算業務,使其能夠獲得OpenAI最厲害的技術,為旗下的搜尋引擎必應注入新的活力,並幫助簡化了它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工作。由於微軟持有OpenAI不到50%的股份,使其避免了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如影隨形的反壟斷審查。
但是,將關鍵技術外包給新創公司(儘管許多人認為它是微軟事實上的子公司)的缺點之一是,它可以在沒有提前通氣的情況下自我毀滅。微軟只比民眾早數分鐘發現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被趕走的消息,導致公司高層措手不及,股價也隨之下挫。很快,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和手下幫助策劃了一場戲劇性的反擊,恢復了奧特曼的工作,並確保了與微軟利益最不一致的董事會成員下台。 「他隔空下了一盤人事棋,」曾經在微軟長期擔任經理一職、現為風投公司Tola Capital總裁的謝拉·古拉蒂(Sheila Gulati)說。
透過這場「政變」及其隨後緊接著出現的大逆轉,可以看出微軟在人工智慧領域相對於主要競爭對手的領先地位仍然不確定。 OpenAI改組後的董事會正計劃對奧特曼展開調查,這可能會再次引發圍繞他的爭議。與此同時,Google、Facebook、Anthropic 和其他競爭對手似乎正在迎頭趕上。
但這低估了微軟在出現糾紛時的影響力。作為OpenAI的主要投資者,微軟有權將OpenAI的技術轉售給自己的企業客戶,並且擁有使用這家新創企業人工智慧模式的廣泛授權。微軟的 Azure 雲端運算部門也為OpenAI專門建置了訓練其模型的超級電腦。換句話說,微軟萬事俱備,可以在出現狀況時快速啟動一個可靠的OpenAI克隆版。
這樣一來,微軟就可以或多或少地像往常一樣:在其所有的軟體產品中積極添加人工智慧助手,微軟稱之為「副駕駛」(Copilots)。這些人工智慧助手並不便宜。例如,任何企業如果想要為Word和Excel配備人工智慧助手,每個用戶每月都需要額外支付30美元,這大約是一般企業客戶為微軟的辦公室軟體套件所付費用的兩倍。同時,免費且開源的人工智慧助理隨處可見。微軟寄望於客戶願意為「副駕駛」帶來的生產力提升,以及將其嵌入到如此廣泛的軟體中的便利付費。
「它將出現在你的所有體驗中,」負責辦公室軟體套件、Windows和搜尋產品團隊的執行副總裁拉傑什·傑哈(Rajesh Jha)說。他也表示,微軟希望「成為副駕駛公司」。某種程度上說,這款產品的名字很貼切。 Microsoft將自己的未來押注在一項不確定的技術上,儘管目前尚不清楚,這項技術的控制權究竟是在納德拉還是OpenAI的董事會手中。
總而言之 OpenAI雖然看起來像是微軟事實上的子公司,但與投資者一般情況下獲得的控制權相比,這家科技巨頭對它的控制權要小得多。微軟在AI領域相對於主要競爭對手的領先地位仍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