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深處的秘密:矽酸鹽鈣鈦礦與地函岩石黏度躍遷存在關聯
拜羅伊特大學巴伐利亞實驗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Tomoo Katsura 教授和他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地球內部岩石在800 至1200 公里深處突然變得更加黏稠的原因。研究人員發現,由於富含橋錳礦(矽酸鹽鈣鈦礦)的岩石,地球下地函在800 至1200 公里深處變得更加黏稠。這些岩石的粒度較大,會影響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過程。
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富含橋錳礦的岩石,它們構成了大約1000 公里以下的大部分地球下地函。這些岩石的粒度比上面的岩石大得多,因此黏度很高。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MLZ 科學家尼古拉斯-瓦爾特(Nicolas Walte)博士是這次成功合作的一部分,也是這篇論文的共同作者。
布里德曼石(矽酸鹽鈣鈦礦)是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珀西-布里德曼的名字命名的。它是地球下地函中含量最豐富的礦物,下地函深度從660 公里延伸到2,900 公里都可以發現,約佔整個地球的一半。來自德國、中國、法國、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發現,隨著地函下部岩石深度的增加,橋錳礦的粒徑在大約1,000 公里的深度增加。
因此,下地函較淺部分的黏度明顯增加,因為黏度與晶粒大小呈正相關。下地函的較淺部分由輝綠岩組成。這種岩石含有20 Vol% 的次生礦物。這些次生礦物阻礙了橋粒岩的晶粒生長。另一方面,在富含橋錳礦的岩石中,次生礦物的比例要小得多,橋錳礦在這些岩石中可以自由長成大顆粒。
下地函的黏度躍變
由此產生的黏度躍遷會影響一系列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過程。「儘管俯衝板塊相當平穩地沉入下地幔,但它們在下地幔淺層的下沉速度卻減慢了。另一方面,在地球表面不同地區產生火山的地幔羽流的上湧似乎在1000 千米以上的深度變得迅速。」第一作者費宏展博士曾是巴伐利亞地質研究所(BGI)的研究員,現在是中國頂尖大學之一浙江大學的教授。
富含橋錳礦的高黏性岩石形成於地球歷史的早期。由於它們的黏性很高,地函對流無法將它們與地函的其他成分混合在一起。因此,富含橋錳礦的岩石在下地函深處保存了數十億年。
BGI 地球物質結構與動力學主席Tomoo Katsura 教授博士將新的研究成果與地震觀測結果連結起來。「地震學家已經證明,許多俯衝板塊都停滯在600 至1,500 公里深的地層中。他們還發現,雖然羽流垂直上升,在1000 公里以下可以清晰成像,但在這一深度以上就很難成像了。”
“我們的新理論可以解釋這些觀測結果。由於黏度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板塊很難穿透深度超過1000千米的區域。另一方面,羽流在這個深度上升得更快,因此羽流變得更細,難以成像”。Katsura解釋。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