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實現精確追蹤運動動物的神經元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和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開創性的人工智慧方法,利用具有”定向增強”功能的捲積神經網絡,可以高效追蹤移動動物體內的神經元。這大大減少了人工標註,加速了大腦成像研究,加深了我們對神經行為的理解。
EPFL 和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基於人工智慧的方法,用於追蹤移動動物的神經元,從而以最少的人工標註提高大腦研究的效率。
最近的研究進展允許對自由移動動物體內的神經元進行成像。然而,要解碼電路活動,必須透過計算來識別和追蹤這些成像神經元。當大腦本身在生物體(如蠕蟲)靈活的身體內移動和變形時,這就變得尤其具有挑戰性。到目前為止,科學界還缺乏解決這個問題的工具。
現在,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和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種開創性的人工智慧方法,用於追蹤移動和變形動物體內的神經元。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上,由EPFL 基礎科學學院的薩罕德-賈邁勒-拉希(Sahand Jamal Rahi)領導。
新方法以卷積神經網路(CNN)為基礎,CNN是一種經過訓練的人工智慧,能夠辨識並理解影像中的模式。這涉及一個稱為”卷積”的過程,它每次查看圖片的小部分,如邊緣、顏色或形狀,然後將所有資訊組合在一起,使其具有意義,並識別物體或模式。
問題在於,要在拍攝動物大腦的過程中識別和追蹤神經元,許多圖像都必須手工標註,因為動物在不同時間由於身體變形的不同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樣子。考慮到動物姿態的多樣性,手動產生足夠數量的註釋來訓練CNN 可能會令人生畏。
秀麗隱桿線蟲三維體積腦活動記錄的二維投影。綠色:基因編碼的鈣指示器,各種顏色:分割和追蹤的神經元。資料來源:Mahsa Barzegar-Keshteli(EPFL)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具有”定向增強”功能的增強型CNN。這項創新技術僅從有限的手動註釋中自動合成可靠的註釋作為參考。結果是,CNN 可以有效地學習大腦的內部變形,然後利用它們為新姿勢創建註釋,從而大大減少了人工註釋和重複檢查的需要。
這種新方法用途廣泛,無論神經元在影像中表現為單點還是三維體積,它都能辨識出來。研究人員在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上對其進行了測試,該線蟲僅有302 個神經元,使其成為神經科學領域廣受歡迎的模式生物。
利用增強型CNN,科學家測量了該蠕蟲的一些中間神經元(在神經元之間傳遞訊號的神經元)的活動。他們發現,這些神經元表現出複雜的行為,例如,當受到不同的刺激(如週期性爆發的氣味)時,它們會改變自己的反應模式。
研究小組將他們的CNN 變得易於訪問,提供了一個用戶友好的圖形用戶界面,集成了有針對性的增強功能,將整個過程簡化為一個從手動註釋到最終校對的綜合流水線。
Sahand Jamal Rahi 說:”透過大幅減少神經元分割和追蹤所需的人工工作,新方法將分析吞吐量提高到全人工標註的三倍。這項突破有可能加速大腦成像研究,加深我們對神經迴路和行為的理解”。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