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渾身是寶畝產可超過3000斤隨時收穫為什麼沒能成為主食?
說到地瓜,現代人偶爾換一下口味可能會覺得很好吃,但很多老一輩可能聽到這個名字都會有一陣反胃感。之前看到一個視頻,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成年之後就沒有吃過紅薯,聽到紅薯都害怕,因為小時候吃得太多了,頓頓都是紅薯。
在過去,紅薯絕對是中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三餐吃紅薯是大部分家庭的常態,反倒是大米非常罕見,能吃上一碗白米飯那真的是要逢年過節的才有的福利。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這要歸功於紅薯優秀的「糧食屬性」。
紅薯的畝產量非常高,對土地的要求卻不高,我這邊查到畝產3000斤以上那都是正常水平,在一些肥沃的地方甚至能達到8000斤。
作為對比,即便是現在水稻畝產量能達到800斤算是不錯的了(過去只能畝產一兩百斤)。
不僅如此,地瓜藤也是能吃的,現在常作為蔬菜在市場銷售,而以前更多的是用來餵豬的。
可以說番薯全身都是寶,而且作為糧食,紅薯還有一個許多其它糧食作物無法比擬的優點,它們是塊根植物,我們隨時可以吃它們的塊根充飢而不用特地等它成熟。
這些優點現在來看沒什麼,但是在那個吃了上頓不知道下頓的年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新中國成立後,各方面生產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紅薯成為那個時代的救星,家家戶戶種地瓜,頓頓吃地瓜,吃到老一輩都有心理陰影。
然而,這種過去老百姓的主食,現在卻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了,很多人可能都會好奇,這樣一種優秀的糧食,現在咋就不怎麼發展了呢?
更奇怪的是,2015年1月6日,農業部召開馬鈴薯主糧化發展策略研討會,確定將馬鈴薯作為小麥、水稻、玉米之後的第四大主糧食作物發展,而不是紅薯。
馬鈴薯的性質其實和地瓜很像,兩者都是薯類作物,同樣非常高產,但是中國種植馬鈴薯的時間可比種植番薯短得多,而且在中國農作物種植歷史上,紅薯也比馬鈴薯要重要得多。
那麼到底為什麼馬鈴薯能成為主食發展,但地瓜卻不行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任何過去把紅薯當作主食的人,可能都會有對紅薯有陰影,原因就在於紅薯確實不是很適合做主食食用。
首先,地瓜不能大量食用,這東西吃多了胃會特別難受,會出現脹氣、燒心(胃酸過多)等等一連串問題。
我看到很多人說這是因為紅薯擁有一種特別的酶,以及高比例的纖維所導致的。
其實並不是,紅薯的纖維含量並不豐富,至少比各種蔬菜少很多,它也沒有啥特殊的酵素。
圖:每100克地瓜的甘露醇含量,圖源:參考1
其實,真正導致地瓜難以消化,讓人出現脹氣和燒心的原因是它含有高比例的甘露醇[1],這是一種人體無法消化吸收的糖醇,是紅薯甜味來源之一。
有些人只要攝取少量甘露醇都會感到不適,大約攝取5克,絕大多數都會出現較嚴重的胃部問題,而每100克紅薯中大約含有0.27克甘露醇
想想以前人們因為要勞動,一頓可能就要吃掉一兩斤紅薯,胃肯定不會好受,所以它給這麼多人留下心理陰影。
其次,地瓜有非常明顯的甜味,這也很不利於做主食。
我以前特別想不懂為什麼村裡的人不種种红薯,大部分土地都要種植那種特別難吃的白心紅薯。
現在是完全明白了,這個其實就是因為紅心蕃薯比較甜,是沒法當飯吃的。
因為我們需要鹽的攝入,特別是以前需要長時間勞動的時代,人們需要大量的鹽攝入,所以菜這些都要加鹽食用。
如果你的主食是甜的話,這和你的菜會有明顯的味覺上的不舒適感。
白心地瓜剛好是不太甜的那種,所以在那個頓頓吃地瓜的年代,大部分農民種植的都是白心地瓜。
紅薯無法當作主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這兩個,而土豆正好沒有這兩個缺點,所以它可以很好地食用,並被人們開發出了各種烹飪方法,以及被加工成各種食品,所以它的主食地位只會越來越強。
實際上,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過去,有很多國家就是把馬鈴薯當作自己第一主食的,甚至把所有土地都用來種植馬鈴薯。
圖:愛爾蘭馬鈴薯飢荒的警示性宣傳
但這種單一的糧食種植方式是非常危險的,這裡有一個著名的災難——愛爾蘭馬鈴薯飢荒。
過去愛爾蘭曾過度迷信馬鈴薯的高產,但是一種被稱為晚疫病菌席捲了他們的土地,讓馬鈴薯顆粒無收,最終導致百萬人餓死。
咱們國家以前選擇紅薯作為主食,而不是土豆,具體原因現在已經很難查證了,估計最有可能的是覺得紅薯比土豆更高產,植株的利用率更高吧。
雖然一日三餐吃地瓜不可行,但是作為一餐食用是完全沒問題的,不過在咱們國家,隨著其它糧食作物的增產,現在好像連一餐都不想留給紅薯了,可能這種農作物留給我們的心理創傷真的有點大吧。
圖:2020年地瓜世界地瓜產量,中國差不多佔55%
不過,與許多人想得有點不同是,雖然咱們國家紅薯的種植面積確實逐年減少,但是咱們國家現在其實是紅薯生產第一大國,全世界超過一半的紅薯依然是由咱們國家種植出來的。
參考:
[1].https://vegfaqs.com/do-sweet-potatoes-cause-g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