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帶娃操碎心:帽帶企鵝每天睡11小時,一次4秒,一天睡上萬次
對父母來說,睡眠不足是常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剛出生的孩子,為了照顧孩子,兩小時就要醒一次。同樣有這個煩惱的,還有帽帶企鵝。帽帶企鵝的睡眠,可以說是「碎成渣渣」了,每天的睡眠時間加起來大約是11個小時,但每次只睡4秒,這樣的微睡眠,一天要執行10000次。
帽帶企鵝,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臉上有一條黑色帶子,好像戴了一個黑帽子。
每年的11月下旬,是帽帶企鵝的產卵季。
在生產之前,它們會用石頭建造巢穴,巢穴是圓形的,一般一次產下2個蛋。
帽帶企鵝是非常有責任感的父母,產卵後,雌性和雄性企鵝會輪流照顧孩子。
一方負責孵蛋,另一方則負責覓食,6天一個週期,先雌後雄,輪流換崗。
這樣要持續大約37天,小企鵝才會破殼而出。
孵化後,小企鵝會在巢穴中停留二、三十天,然後才會去和其他小企鵝一起生活。
再過一個月的時間,它們就會換羽,這個時候,它們就可以自己出海捕食了。
在這段期間,孵化37天,長成需要大約2個月,近100天的時間裡,企鵝父母真的是勞心勞力,不僅要擔負起孵化和餵養責任,同時還要做到安全保護。
在南極洲的喬治王島上,帽帶企鵝最大的天敵是豹海豹,以及各種鳥類。其中有一種棕色賊鷗,會在企鵝不注意的時候,會悄悄偷走它們的蛋。
因此,待在家裡守護的一方,必須非常警惕。
然而6天一換的週期又非常長,確實也會很累,於是才有了這樣高頻率但時間又很短的微睡眠。
企鵝睡眠實驗調查
科學家在2019年12月進行了一項研究,主要是為了了解帽帶企鵝的睡眠狀況。
先是捕捉14隻成年企鵝,並在它們身上安裝一些設備,這些設備類似人類的智慧手錶,可以監測企鵝大腦的腦電波和頸部肌肉,以及GPS等數據。
設備安裝好後,再將它們放回大自然。
整個團隊監測了11天的數據,結合錄製的視頻,研究人員發現,無論是站著還是躺著孵蛋的時候,企鵝都會小瞇一下,平均持續時間為3.91秒,一天的睡眠次數高達上萬次。
相比較,那些不用孵蛋和照顧後代的企鵝睡眠時間顯然更長,睡眠也更沉。
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與周遭吵雜環境有關,也有可能就是為了應對偷盜風險。
帽帶企鵝的繁殖季節,南極正處於極晝,全天候的陽光,時時刻刻照在企鵝身上,再加上一群企鵝同時孵蛋,周圍還瀰漫著各種腐爛魚類和企鵝糞便的臭味,環境非常惡劣。
又臭又髒,還光線十足,想要在這樣的地方睡個好覺,真的不容易。
經過分析,科學家覺得企鵝父母這種「微睡眠」方式,是一種短期內應對疲勞的策略,其他時間睡眠會更長。
但在非繁殖期是否也會頻繁微睡眠,這項研究沒有檢測,目前不得而知。
如果人也像帽帶企鵝那樣高頻率微睡眠,會發生什麼事?
其實在人類中也存在著微睡眠,最常見的就是在開車的時候,開著開著突然一激靈,好像有那麼幾秒一下子跳過去了。
“我明明沒睡著,人是清醒的,怎麼腦子就突然短路了呢?難道是走神了?”
事實上,這種情況就是微睡眠,一般只持續幾秒或十幾秒,有時也稱之為打盹,或是腦短路。
從科學角度來說,微睡眠就是腦細胞在疲勞的時候,稍微休息了幾秒鐘。
這種睡眠方式,對人體危害很大。
如果你當時正在開車,突然的微睡眠很容易出現交通事故,現實中這樣的安全事故非常多。
最重要的是,人要保持健康,必須確保有幾個小時進入深度睡眠,否則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掉髮、記憶力下降、身體代謝異常等等。
對於帽帶企鵝,頻繁微睡眠是否會影響企鵝的身體和大腦,目前還不清楚,這次發表在《科學》雜誌的研究報告裡,也沒有說明。
最後
縱觀動物世界,在睡眠上比人類更有優勢的物種實在太多了。
海豚睡覺的時候,大腦兩半球會輪流休息;
長頸鹿每天站著睡,平均睡眠時間就1.9小時,而且還是斷斷續續休息的;
非洲霍加狓一天也睡一個小時,每次也只睡5分鐘,睡12次。
然而像帽帶企鵝這樣,為了看孩子犧牲睡眠的,是和人類最像的。
或許是因為實行這樣的策略,目前帽帶企鵝的數量屬於「無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