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勝過字母:為什麼嬰兒需要兒歌來掌握語言?
語音訊息–語音中最小的聲音元素可能不像以前認為的那樣是嬰兒學習語言的基礎,相反,嬰兒從節奏訊息中學習語言,即語音中音節重點的變化,這與語音訊息不同,嬰兒在子宮中就能聽到節奏訊息。
劍橋嬰兒節奏計畫也探索了節奏動作在語言發展中的作用。資料來源:劍橋大學教育神經科學中心
嬰兒直到七個月大時才開始可靠地處理語音訊息–研究人員認為這對於形成語言基礎來說為時已晚。
研究人員說,父母應儘早使用唱詞(如童謠)與寶寶說話。這是因為嬰兒在最初幾個月是從節奏訊息而不是語音訊息中學習語言的。
使用特製頭帽記錄嬰兒腦電反應。資料來源:劍橋大學教育神經科學中心
有節奏的語言與語音訊息
語音訊息–語音中最小的聲音元素,通常由字母表表示–被許多語言學家認為是語言的基礎。人們認為,嬰兒會學習這些小的聲音元素,並將它們加在一起組成單字。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語音訊息的學習太遲、太慢,因此無法做到這一點。
相反,有節奏的語音可以透過強調單字的界限來幫助嬰兒學習語言,甚至在嬰兒出生後的頭幾個月也有效。
劍橋大學和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調查了嬰兒在出生後第一年處理語音訊息的能力。
他們今天(12月1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研究發現,語音訊息在嬰兒7個月大時才被成功編碼,到11個月大開始說第一句話時,語音訊息仍然很稀少。
兩個月大時大腦對有節奏語言的反應的個體差異預示著以後的語言結果。資料來源:劍橋大學教育神經科學中心
劍橋大學神經科學家烏莎-戈斯瓦米(Usha Goswami)教授說:”我們的研究表明,儘管大多數嬰兒在7個月左右就能識別’奶瓶’等熟悉的單詞,但單個語音直到7個月左右才能得到可靠的處理。從那時起,單一語音的添加仍然非常緩慢–太慢了,無法形成語言的基礎。”
研究人員記錄了50名4個月、7個月和11個月大的嬰兒在觀看小學教師為嬰兒唱18首童謠的影片時的腦電活動模式。低頻段的腦電波透過一種特殊的演算法,”讀出”了正在編碼的語音訊息。
研究人員發現,嬰兒的語音編碼是在出生後第一年逐漸出現的,從唇音(如d 代表”爸爸”)和鼻音(如m 代表”媽媽”)開始,”讀出”的語音訊息逐漸變得更像成人的語音訊息。
第一作者、都柏林聖三一學院認知與電腦科學家、ADAPT 中心研究員喬瓦尼-迪-利貝托(Giovanni Di Liberto)教授說:「這是我們掌握的第一份證據,證明大腦活動與語音訊息有關,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連續語音做出反應的”。
先前的研究主要是比較無意義音節的反應,如”bif”和”bof”。新的研究建議父母對嬰兒使用有節奏的語言,如兒歌,因為嬰兒是從節奏而不是語音中學習語言的。研究表明,嬰兒早在兩個月大時就會對有節奏的語言進行處理,從而影響語言的發展,並可能對閱讀障礙等疾病產生影響。
目前的研究是戈斯瓦米領導的”嬰兒節奏”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正在研究語言是如何學會的,以及這與閱讀障礙和發展性語言障礙的關係。
戈斯瓦米認為,節奏訊息–單字不同音節的重音或強調以及語調的起伏是語言學習的關鍵。同屬”嬰兒節奏”計畫的一項姊妹研究表明,兩個月大的嬰兒就能處理有節奏的語言訊息,而個體差異可預測日後的語言成果。這項實驗也是由成人進行的,他們向嬰兒展示了相同的節奏和音節”朗讀”。
戈斯瓦米說:「我們認為,語言節奏訊息是支撐功能完善的語言系統發展的隱性黏合劑。嬰兒可以把節奏訊息當作支架或骨架,在上面添加語音訊息。例如,他們可能會了解到英語單字的節奏模式通常是強-弱,如’daddy’或’mummy’,重音在第一個音節上。在聽自然語音時,他們可以利用這種節奏模式來猜測一個單字在哪裡結束,另一個單字在哪裡開始”。
她補充說:”父母應盡可能多地與寶寶說話和唱歌,或使用兒歌等嬰兒引導性語言,因為這將對語言結果產生影響。節奏是全世界每種語言的共同特徵。在嬰兒接觸到的所有語言中,都有很強的節拍結構,每秒有兩次強烈的音節。從生物學角度講,我們在對嬰兒說話時都會強調這一點”。
試圖用語音問題來解釋閱讀障礙和發展性語言障礙由來已久,但證據並不充分。她認為,兒童語言的個別差異源自於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