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C終於起訴亞馬遜:反壟斷女沙皇等待六年
靴子終於落地。在連續起訴Google和Meta之後,美國政府終於對電商巨頭亞馬遜提起反壟斷訴訟。「反壟斷女沙皇」麗娜·可汗(Lina Khan)已經為此準備了六年時間。美國時間週二,美國兩大反壟斷監管機構之一的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聯合17個州,正式向網路巨頭亞馬遜提出反壟斷訴訟。
亞馬遜強硬回擊
FTC在亞馬遜總部西雅圖所在美國華盛頓州西區法院提交了長達172頁的起訴文件,指控這家電商巨頭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打壓競爭者。
連同FTC一道起訴的17個州,主要是紐約、康乃狄克州、紐澤西、俄勒岡、麻薩諸塞等許多經濟富裕的藍州。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沒有亞馬遜總部所在的華盛頓州,也沒有先前已經起訴亞馬遜的加州和哥倫比亞特區。
FTC主席麗娜·可汗(Lina Khan)在宣布起訴之後表示,「訴訟文件展示了亞馬遜是如何通過一系列懲罰和脅迫策略,非法維持其壟斷地位的。¼¼這一訴訟是為了要求亞馬遜為其壟斷操作承擔責任,恢復已經失去的自由公平競爭的承諾。”
她也表示,亞馬遜專注於阻止任何競爭對手獲得同樣規模的消費用戶。這項訴訟體現了數位市場競爭行為的前沿尖端理念,揭示了亞馬遜用於打壓競爭對手,讓他們無法獲得氧氣(用戶)的操作,將對未來(反壟斷)產生深遠影響。
面對FTC的嚴厲指控,亞馬遜發表聲明強硬回擊。亞馬遜總法律顧問扎波爾斯基(David Zapolsky)表示,FTC這項訴訟在事實和法律依據上都存在明顯錯誤,只表明該機構的監管重心已經嚴重偏離了其保護消費者和市場競爭的使命。
麗娜·克汗先前表示,如果贏得這項訴訟,市場競爭將得以恢復,消費者將受益於更低的價格、更好的品質以及更多的選擇。針對於此說法,札波爾斯基針鋒相對地回擊稱,如果FTC勝訴,結果只會是消費者的選擇減少,價格提升,送貨變慢,小企業的選擇變少,而這正是反壟斷法初衷的適得其反。
遭到反壟斷訴訟之後,亞馬遜股價週二收盤下跌4%,市值蒸發了超過500億美元。但對於市值接近1.3兆美元的亞馬遜來說,這並不算什麼。亞馬遜股價週三就保持了穩定,收盤基本持平。由於亞馬遜股價今年以來穩定提升,即便因為離婚而分家產,創辦人貝佐斯目前的個人資產仍超過1,500億美元。
美國電商巨無霸
1994年貝佐斯在西雅圖創辦電商平台亞馬遜,最初以網路書店起家,隨後發展壯大成為「銷售萬物」(everything store)的電商巨頭。根據eMarketer估算,亞馬遜去年在美國網路零售市場的市佔率接近38%,而排名第二的沃爾瑪市佔率僅有6.3%,還不到亞馬遜的一個零頭。
在具體細分市場,亞馬遜的主導優勢更為巨大。在網路圖書雜誌市場,亞馬遜的市佔率約80%,在電子產品、玩具等市場,亞馬遜的市佔率超過50%。而這幾大細分市場在美國網路零售額的比重超過了三分之一。
即便以線上線下的整體零售市場計算,亞馬遜的市佔率也達到了10.40%,僅次於沃爾瑪的12.67%。以目前的成長速度,亞馬遜到明年就會超越沃爾瑪,登上美國整體零售頭把交椅。
訴訟文件表示,亞馬遜在美國網路第三方市場銷售額的市佔率約為55%。2021年,亞馬遜更是佔據了美國58%的電商訪問流量。加州政府表示,對於那些沒有自有管道的第三方賣家來說,亞馬遜幾乎是他們唯一可以倚重的第三方銷售平台。
美國聯邦政府已經為此起訴亞馬遜籌備數年。早在川普政府時期的2019年,兩大反壟斷監管機構FTC和司法部就開始對亞馬遜、谷歌、Meta和蘋果四大科技巨頭展開反壟斷調查。而亞馬遜電商業務對第三方賣家的施壓就是調查的重點。
2020年底,美國政府先後對Google和Meta兩大巨頭提起反壟斷訴訟,並且訴求明確的要求分拆Meta旗下的WhatsApp和Instagram兩大社交資產。拜登政府上台之後,也繼續推動這兩起訴訟,並對訴訟內容進行了更新與補充。
在聯邦政府起訴亞馬遜之前,美國已經有兩個州和特區政府對這家電商巨頭提起了反壟斷訴訟。2021年5月和2022年9月,哥倫比亞特區政府和加州政府先後在各自的高等法庭向亞馬遜提起反壟斷訴訟,指控這家電商巨頭濫用自己的主導地位,違反加州的市場競爭法,以不正當手段打壓第三方賣家,阻礙市場競爭,提高網路物價。在這兩起訴訟中,哥倫比亞特區政府的訴訟遭到了特區法官的否決,而加州政府的起訴仍在審理中。
小賣家別無選擇
FTC到底在指控亞馬遜哪些操作?他們在訴訟文件中表示,「亞馬遜這一家公司,控制了網路零售經濟的過大份額。亞馬遜利用其壟斷力量,為自身獲取利益而傷害其客戶。這不僅包括了數千萬在其平台定期消費的美國家庭,也包括了數十萬依賴亞馬遜平台獲取消費者的小型企業」。
訴訟文件列出的壟斷行為包括:亞馬遜要求平台賣家必須使用亞馬遜的物流服務,才能享有Prime等待遇,優先推薦給消費者,這項作業同樣損害了市場競爭。此外,亞馬遜還在搜尋中優先推薦自身產品,置於第三方賣家產品之上,降低了用戶的購物體驗。
亞馬遜也迫使賣家必須在自己平台以全網最低價出售,不允許賣家在其他電商平台降價促銷,讓亞馬遜的競爭對手無法與其展開公平競爭。這項操作先前已經遭到了加州政府的反壟斷訴訟。
FTC表示,因為亞馬遜在電商領域的主導地位,第三方賣家別無選擇,只能接受亞馬遜的條款,(加大了賣家的成本),人為抬高了消費者支付的價格,降低了購物體驗。
FTC要求法庭下達禁令,禁止亞馬遜從事“非法操作”,改變亞馬遜的業務。雖然沒有像起訴Meta那樣明確要求拆分WhatsApp和Instagram,但FTC也在訴訟文件建議法官對亞馬遜進行“結構調整”,這是分拆業務的法律代名詞。
麗娜·可汗對此解釋說,訴訟目前專注於責任認定,但並不排除分拆亞馬遜的可能性,FTC有興趣推行任何能夠有效阻止亞馬遜打壓競爭的解決方案。
值得關注的是,麗娜·可汗也表示,如果有充足證據顯示亞馬遜高層需要為亞馬遜的非法行為承擔責任,FTC也有可能列出名字,將這些高階主管加入訴訟對象。“我們希望確保針對正確的對象提起訴訟,如果覺得有依據,我們就不會猶豫。”
女沙皇籌備六年
對麗娜·可汗本人來說,起訴亞馬遜還有著更重要的意義。這是她自己反壟斷研究歷程的里程碑,也是將她的反壟斷理念付諸實際的重要一步。麗娜可汗已經為此籌備了六年時間。當初她正是因為對亞馬遜的反壟斷研究而聲名大噪。
2017年,亞馬遜斥資137億美元收購了線下高端有機生鮮連鎖超市全食超市(Whole Foods),正式將電商版圖從線上擴張到線下。由於亞馬遜先前並沒有線下零售業務,這項橫向擴張的收購交易並沒有遭到反壟斷監管部門的否決。
就在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的同一年,耶魯大學27歲的女博士生麗娜·可汗發表了一篇反壟斷論文《亞馬遜的反壟斷悖論》(Amazon’s Antitrust Paradox),不僅旗幟鮮明地抨擊亞馬遜的壟斷行為,更直接挑戰了主導美國監管數十年時間的反壟斷監管標準。
麗娜·可汗認為傳統芝加哥學派的反壟斷標準已經不適應目前的網路平台。她剖析了亞馬遜的業務與競爭模式,指出亞馬遜雖然透過降低價格暫時讓消費者享受到了低價,但其平台不斷加強壟斷優勢,實際上減少了市場競爭,不利於消費者的長遠利益。
除了發表論文,她還在《紐約時報》撰寫專欄文章,旗幟鮮明地反對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她批評FTC批准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的監管決定過於幼稚,縱容了亞馬遜在電商和物流領域繼續擴大壟斷權力。
當年還名不見經傳的青年學者麗娜可汗因為這篇論文而名聲大噪,成為反壟斷領域「新布蘭德斯學派」的代表人物。她自己也吸引了民主黨聯邦參議員伊莉薩白沃倫(Elizebeth Warren)等進步左派政治人物的關注,為後來進入政界鋪平了道路。
反壟斷鷹派上台
拜登上台後連續任命鷹派人物擔任反壟斷實權職位。2021年,年僅31歲的麗娜可汗更是獲得了最為重要的提名,出任了反壟斷監管機構FTC的主席,成為FTC歷史上最為年輕的主席。她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同事吳修銘則出任了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負責市場競爭的總統特別助理。而美國反壟斷律師坎特(Jonanthan Kanter)也出任了司法部反壟斷部門負責人。
三大反壟斷實權職位如今全都交到了鷹派學者手中。值得注意的是,麗娜可汗和坎特的就職並沒有受到參議院共和黨人的抵制,兩人的參議院提名確認投票結果都是69:28(吳修銘的任命不需要參議院確認)。顯然,加強對網路巨頭的監管,遏制他們不斷膨脹的經濟與社會影響力,已成為美國政界過去幾年的共識。
在麗娜可汗出任FTC主席之後,亞馬遜和Facebook兩大巨頭甚至公開提出,由於麗娜可汗對他們的長期批評,她無法做到無偏見的公正執法,應該主動迴避涉及亞馬遜和Facebook的反壟斷調查。當然,麗娜可汗沒有接受這項要求。
在過去兩年半時間,麗娜可汗帶領FTC發起了一系列反壟斷訴訟:繼續推進起訴要求分拆Meta,起訴英偉達成功阻止收購Arm,起訴微軟阻止收購動視暴雪,起訴Meta阻止收購元宇宙新創公司Within。
雖然後兩起訴訟都以FTC失利告終,但這並沒有挫敗麗娜可汗的鬥志,反而促使她更為積極的向科技巨頭發起新的訴訟。由於FTC沒有行政執法權,因此必須透過訴訟來推進重大監管調整。麗娜可汗真正想做的,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訴訟,來推動美國反壟斷重新立法。
她去年4月明確闡述了自己「以訴訟倒逼立法」的思路,「如果FTC認為(某一交易)涉嫌反壟斷,而現有的反壟斷法律可能無法適用,那麼就應該透過訴訟來推進,因為這會帶來巨大的幫助。即便輸掉訴訟,也能給立法機構發出明確信號,督促他們更新反壟斷法律,與目前的互聯網經濟現狀相適應。我顯然不是那種覺得贏得訴訟才算成功的人。”
新布蘭迪斯學派
過去幾年時間,隨著美國反壟斷鷹派全面掌權,連續起訴網路巨頭,美國的反壟斷監管理念近年來正經歷一場變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成為主流的新自由主義和芝加哥學派時代正在結束。加強政府監管力道與幅度,遏制企業巨頭的規模與影響力,已成為美國未來的反壟斷監管主流共識。即便是主張小政府的共和黨人也希望遏止超級網路公司。
在2020年美國眾議院推出的網路反壟斷調查報告中,明確要求修改美國反壟斷法律。先前美國反壟斷監管法律的基本判斷標準是以消費者為重心,即壟斷是否影響了消費者的經濟利益。美國眾議院調查報告建議國會重新擬定反壟斷法律,以適應網路時代的新變化,將壟斷判斷標準改為以產業競爭為重心,即壟斷是否影響到產業其他競爭對手的創新。
如今的科技公司已成為了石油大亨和鐵路大亨時代的那種壟斷力量。從某種意義來說,如今的蘋果、谷歌、亞馬遜和Facebook可以類比於一個世紀之前的幾大家族:洛克菲勒(石油大亨)、摩根(金融大亨)、范德比爾特(運輸大亨)、卡內基(鋼鐵大亨),同樣都在各自產業中佔據著無可撼動的主導地位。但相較於傳統產業壟斷巨頭佔據資源和產能,網路時代的巨頭們主導的是數據和演算法。誰控制用戶數據,誰就控制市場。
相較於先前的不可持續的實體資產,如今的用戶資料具有更大的價值。而且數據是永續的,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會不斷產生新的數據,大量的數據持續推動演算法提升,繼續擴大巨頭們的主導優勢。蘋果、Google、亞馬遜和Facebook同樣也是AI領域的巨頭,他們控制著用戶的網路入口,掌控著用戶社交聯絡、消費購物、興趣愛好等幾乎所有的數據。
而如今在美國崛起的則是強調平等的「新布蘭迪斯學派」(Neo-Brandeisian)。布蘭迪斯(Lous Brandeis)是美國最高法院第一位猶太裔大法官,也是美國反壟斷監管立法最早的推廣者和旗幟人物。由於提供無償公益服務,主張提高最低工資,限制最長工作時間,遏制企業巨頭壟斷,布蘭迪斯又被稱之為「人民的律師,社會的法官」。
新布蘭迪斯學派認為,新自由主義的反壟斷框架不再適用於科技巨頭的數位經濟時代。網路巨頭通常提供免費的服務,他們的商業模式無法用傳統的監管模式來衡量,監管部門更沒有充分考慮到網路巨頭帶來的用戶數據問題。這些學者認為,應該像一百多年前的布蘭迪斯一樣,對美國的反壟斷監管體系進行系統性深入的重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