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經對運動時的心臟功能很重要而不僅僅是在休息時
一項新研究發現,迷走神經是人體”休息和消化”反應的關鍵,它在運動時對心臟功能的作用比我們想像的更重要。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治療心臟衰竭等疾病,因為心臟衰竭會導致運動不耐受。傳統觀點認為,在運動過程中,交感神經系統(”戰鬥或逃跑”)主要控制心臟功能,而副交感神經系統(”休息消化”)的唯一作用是控制心率。
然而,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證明這種假設是錯誤的,他們發現副交感神經系統需要更多的信任。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羅希特-拉姆錢德拉(Rohit Ramchandra)說:”我們的研究發現,在運動過程中,這些’休息和消化’迷走神經的活動實際上會增加。我們的研究小組使用了’巡迴’電記錄技術,直接監測運動綿羊的迷走神經活動,發現這些通往心臟的迷走神經的活動在運動時會增加。”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從大腦通往心臟,調節心臟泵血的能力。這些神經被稱為”自律神經”,因為它們的工作不需要有意識的思考,其中包括迷走神經(或迷走神經),它可以調節副交感神經系統。迷走神經支配整個心臟。
研究人員利用綿羊測量了運動對心血管變數的影響,包括心臟迷走神經活動、心率、冠狀動脈血流量和心輸出量(心臟在一分鐘內泵出的血液量)。一部分羊的左側心臟迷走神經分支被切除。
他們發現,運動一開始,心臟迷走神經的活動就會增加,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活動會趨於平穩。切除迷走神經後,綿羊在運動過程中激發最大心率、心輸出量和冠狀動脈血流量的能力明顯受到心臟功能的影響。
根據這些發現,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設:運動時迷走神經(副交感神經)和交感神經的活動都會增加,這對維持心臟功能有協同作用。研究人員隨後研究了這種迷走神經反應背後的化學物質。
Ramchandra說:”心臟迷走神經會釋放多種介質,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上,而乙醯膽鹼對我們的運動能力沒有影響。”
由於研究人員對運動時迷走神經的影響很感興趣,他們研究了另一種介質的影響:血管活性腸肽(VIP)。儘管VIP的名字含有”腸”字,但它也存在於心臟中,在心臟中它會導致冠狀動脈血管擴張,改善收縮力並提高心率。
拉姆錢德拉說:”我們的研究著重於一種不同的介質–血管活性腸肽(VIP),結果顯示迷走神經在運動時會釋放這種勝肽,從而幫助冠狀血管擴張,讓更多的血液泵入心臟。”
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發現可能會對包括心臟衰竭在內的疾病治療產生影響,因為心臟衰竭患者無法耐受運動。
運動耐受性降低的一個潛在原因是,患病心臟根本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後續研究將嘗試觀察是否能利用心臟迷走神經的這一重要作用來提高心臟衰竭患者的運動耐受性。
這項研究發表在《循環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