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預測大規模滅絕:極度高溫可能在”三重打擊”中消滅人類和哺乳動物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前所未有的高溫很可能導致自恐龍滅絕以來的下一次大滅絕,在大約2.5億年的時間裡,幾乎所有哺乳動物都會滅絕。這項由布里斯託大學領導的研究於9月25日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雜誌上,首次提出了遙遠未來的超級電腦氣候模型,並展示了當世界各大洲最終合併成一個炎熱、乾燥、基本上不適合人類居住的超級大陸時,極端氣候將如何急劇加劇。 一項開創性的研究警告說,由於史無前例的全球高溫,即將發生大滅絕事件,這可能在大約2.5 億年後危及幾乎所有哺乳動物。 導致極端溫度的因素研究結果預測,隨著太陽變得更加明亮,釋放出更多能量並使地球變暖,高溫將進一步加劇。地殼構造過程導致超大陸的形成,也會導致火山爆發更加頻繁,產生大量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使地球進一步變暖。歷史上,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要歸功於它們適應極端天氣的能力,特別是透過毛皮和在寒冷中冬眠以及在溫暖天氣中短暫冬眠等適應能力。雖然哺乳動物在進化過程中降低了它們在低溫下的生存極限,但它們對溫度上限的耐受力基本上保持不變。這就使它們更難克服暴露在長期過熱環境中的問題,如果氣候模擬得以實現,最終將被證明是無法生存的。對哺乳動物的影響主要作者、布里斯託大學高級副研究員亞歷山大-法恩斯沃思博士說:”新出現的超級大陸將有效地造成三重打擊,包括大陸效應、更熱的太陽和大氣中更多的二氧化碳,使地球大部分地區的熱量增加。結果是,地球上大部分地區環境惡劣,沒有哺乳動物的食物和水源。溫度普遍在40 至50 攝氏度之間,每天的極端溫度甚至更高,再加上高濕度,最終將決定我們的命運。人類和許多其他物種將因無法透過出汗來散發熱量、冷卻身體而死亡。”雖然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很可能會成為某些地區熱壓力和死亡率不斷增加的原因,但研究表明,在未來深處發生地震性陸塊變化之前,地球在很大程度上應該仍然適合人類居住。但是,當超級大陸形成時,研究結果顯示只有8%到16%的陸地適合哺乳動物居住。共同作者、布里斯託大學氣候變遷與健康研究員Eunice Lo 博士說:「我們不能忽視當前的氣候危機,這是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這一點至關重要。雖然我們預測2.5 億年後地球將不適合人類居住,但今天我們已經經歷了有損人類健康的極端炎熱天氣。這就是為什麼盡快實現淨零排放至關重要”。方法和未來預測國際科學家團隊應用氣候模型,模擬了預計在未來2.5 億年內形成的下一個超級大陸(稱為Pangea Ultima 盤古大陸)的溫度、風、雨和濕度趨勢。為了估算未來的二氧化碳水平,研究小組使用了構造板塊運動、海洋化學和生物學模型來繪製二氧化碳的輸入和輸出圖。利茲大學的本傑明-米爾斯(Benjamin Mills)教授領導了未來二氧化碳的計算,他說:”我們認為,未來數百萬年後,二氧化碳可能會從現在的百萬分之400(ppm)左右上升到百萬分之600 以上。當然,這要假定人類將停止燃燒化石燃料,否則,我們將更快看到這些數字。”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統、環境與資源(TPESER)客座教授法思沃斯博士說:”遙遠的未來前景似乎非常暗淡。二氧化碳的水平可能是目前水平的兩倍。預計太陽輻射將增加約2.5%,而超大陸主要位於炎熱、潮濕的熱帶地區,地球上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將達到40至70攝氏度。這項工作還強調,太陽系所謂’宜居帶’內的世界可能並不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這取決於大陸是像我們今天這樣分散分佈,還是集中在一個大的超級大陸上。”與系外行星研究的相關性此外,這項研究也說明了在對太陽系外的行星(即係外行星)進行研究時,構造和大陸佈局的重要性。雖然地球在2.5億年後仍在宜居帶內,但對於哺乳動物來說,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超級大陸的形成將使世界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研究結果表明,一個遙遠世界的地塊佈局可能是決定其是否適合人類居住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