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真正倖存者” – 開花植物在殺死恐龍的小行星中倖存下來
新研究探討了“花的力量”如何在6600 萬年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中持續存在,並成為主要植物類型。英國巴斯大學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科學家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開花植物很大程度上避免了6600 萬年前滅絕恐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的災難性影響。儘管它們經歷了一些物種的喪失,但這種災難性的發生在幫助開花植物成為當今植物的主要類型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雖然6600 萬年前的大規模滅絕摧毀了許多物種,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開花植物相對沒有受到傷害。研究人員深入研究了眾多開花植物物種的DNA,發現當今許多被子植物科,包括木蘭和蘭花,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恐龍時代。 縱觀地球歷史,曾發生過無數次大規模滅絕。其中最著名的是6600 萬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它重塑了我們星球上的生命軌跡。白堊紀-古近紀(K-Pg) 滅絕事件消滅了地球上至少75% 的物種,包括恐龍,但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它對開花植物有何影響。植物不像大多數動物那樣有骨骼或外骨骼,這意味著與動物相比,化石相對較少,因此僅從化石證據來了解進化的時間表非常困難。米爾納進化中心的Jamie Thompson 博士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Santiago Ramírez-Barahona 博士分析了由多達73,000 種現存開花植物(被子植物)DNA 序列突變構建的進化樹。他們使用複雜的統計方法,擬合了“出生-死亡”模型來估計整個地質時期的滅絕率。雖然化石記錄顯示許多物種確實消失了,但它們所屬的譜系,例如科和目,卻倖存下來並繁衍生息,然後佔據主導地位——在當今生活的約40 萬種植物中,其中約30 萬種是開花植物。分子鐘證據表明,當今絕大多數被子植物科在K-Pg 事件之前就已經存在:包括蘭花、木蘭和薄荷的祖先在內的物種都與恐龍共享地球。傑米·湯普森博士說:“在地球上的大多數物種在K-Pg 滅絕後,被子植物佔了上風,就像哺乳動物在恐龍之後接管的方式一樣,現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都依賴於開花植物的生態”。那麼,是什麼讓它們在無法移動並依賴太陽獲取能量的情況下仍能堅強地生存下來呢?Ramírez-Barahona 博士說:“開花植物具有非凡的適應能力:它們使用各種種子傳播和授粉機制,一些植物複製了整個基因組,另一些則進化出了新的光合作用方式。因此,這種’花朵的力量’使它們成為大自然真正的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