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將社會隔離與腦容量降低聯繫起來
根據最近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會醫學雜誌《神經病學》上的一項研究,與經常參與社交互動的同齡人相比,社交互動有限的老年人總體腦容量減少的風險可能更高,尤其是在經常受癡呆症影響的區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項研究只是發現了社會隔離與腦容量減少之間的相關性,並不能證明社會隔離會導致腦萎縮。
研究報告的作者、日本福岡九州大學醫學博士Toshiharu Ninomiya 說:”社會隔離是老年人面臨的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這些結果表明,為人們提供支持,幫助他們開始並保持與他人的聯繫,可能有益於預防腦萎縮和癡呆症的發生”。
這項研究涉及8896名平均年齡為73歲的非癡呆症患者。他們接受了核磁共振腦部掃描和健康檢查。為了確定他們的社會接觸情況,研究人員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您多久會與不和您住在一起的親戚或朋友聯繫(例如見面或通電話)?可供選擇的答案有:每天、每週幾次、每月幾次和很少。
社會接觸最少的人的總體腦容量明顯低於社會接觸最多的人。總腦容量(即白質和灰質的總和)佔顱內總容量(即頭蓋骨內的容量,包括大腦、腦膜和腦脊液)的百分比,接觸最少組為67.3%,而接觸最多組為67.8%。他們大腦中的海馬體和杏仁核等區域的體積也較小,而這些區域在記憶中起著重要作用,並受到癡呆症的影響。
研究人員考慮了可能影響腦容量的其他因素,如年齡、糖尿病、吸煙和運動。
與社交頻繁的人相比,與世隔絕的人大腦中的小面積損傷(稱為白質病變)也更多。社交孤立人群的白質病變佔顱內容積的比例為0.30,而社交聯繫最密切人群的這一比例為0.26。
研究人員發現,抑鬱症狀可以部分解釋社會隔離與腦容量之間的關係。然而,抑鬱症狀僅佔這一關係的15%至29%。
Ninomiya說:”雖然這項研究只是一個時間快照,並不能斷定社會隔離會導致腦萎縮,但一些研究表明,讓老年人接觸社會激勵團體可以阻止甚至逆轉腦容量的下降,並改善思維和記憶能力。”
由於這項研究只涉及日本老年人,因此研究結果可能無法推廣到其他族裔和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