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掌門人暢談AI:為何“動作慢了” 對人工智能有何擔憂?
在9月初,成立於1998年的美國科技公司谷歌(Alphabet)迎來了創立25週年的日子,集團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官方博客發布了一份熱情洋溢的公開信,並高呼伴隨著谷歌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探索,將推動下一個25年的非凡科技進步。
(來源:谷歌Blog)
從亮眼的一面來說,在過去25年裡,谷歌已經擁有15個用戶數量超過5億的產品,更有6款產品的用戶基數高達20億人。單單這一家公司,獨占全球數字廣告收入的四成。
但站在2023年9月的視角來看,這家市值達1.7萬億美元的公司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公司賴以維生的搜索引擎業務即將面臨反壟斷官司的衝擊,與此同時,長期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的谷歌卻被OpenAI搶了風頭,甚至微軟還把大模型加入Bing,向著谷歌的基本盤發起挑戰。
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Alphabet、谷歌CEO皮查伊在本周初發布的《Wired》專訪中做出了詳細的回答。
質疑:在AI領域谷歌是否動作慢了?
雖然谷歌很早就開始在人工智能領域展開探索,甚至啟發OpenAI的Transformer論文都是谷歌的研究人員撰寫的。但在這一輪AI生產力浪潮中,谷歌卻一直以追趕者的形像出現。
皮查伊強調,谷歌一直在思考人工智能領域的機會,當他2015年出任CEO時,深度神經網絡已經顯而易見,所以他也推出了“人工智能優先”的戰略。谷歌也考慮過推出面向消費者的大型AI產品,但在這方面公司的確更加謹慎。
“你可以想像一下,當用戶使用谷歌詢問’3個月大的嬰兒應該用多少劑量的退燒藥’時,答案的正確性意味著怎樣的責任”,皮查伊舉例稱。
谷歌掌門也稱讚了OpenAI,指出ChatGPT展現了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對谷歌來說這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刻。不過他再次強調“需要謹慎”,因為技術的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他也對谷歌目前所處的位置非常自信。
至於“谷歌擁有人才和技術,卻被OpenAI搶了先”這種說法,皮查伊反駁稱,對於未來5至10年來說,這種次序並不重要,事實是在人們看到大語言模型如何運作後,谷歌能做的事情更多了。皮查伊強調要區分“信號和雜音”,在這裡信號是,人工智能是一種深刻的平台轉變,它正處於可以更深入應用的階段。
如何處理AI時代的搜索引擎廣告轉變?
與Bing類似,谷歌也在今年跟進推出了SGE(生成式搜索引擎),但這也意味著若用戶的搜索習慣出現改變,幾乎支撐谷歌絕大部分營收的數字廣告業務模式將面臨挑戰。
不過皮查伊對此有不同的觀點,他指出在AIGC搜索引擎中,谷歌也會給用戶提供一系列來源的網站鏈接,公司也希望用戶能夠使用這些鏈接,所以核心體驗部分並不會發生改變。早期實驗顯示,公司做得到以適合用戶的方式提供廣告空間。事實上,在當年移動互聯網浪潮起勢時,也有過類似的質疑,他相信在當前這個過渡期裡谷歌能做得更加好。
如何看待反壟斷官司?
皮查伊表示,這個案件發生在一個出現空前創新的時代,看看現在的AI浪潮,出現了大量的軟件和選項供人們獲取信息。谷歌每年要做出上千處改動,來提升搜索體驗。他期待能夠在法庭上證明這一點。
谷歌掌門強調,在人們獲取信息這件事上,是一個非常動態、廣闊的領域,公司需要非常努力地不斷創新,才能保持在前列。
強調將與英偉達繼續緊密合作
雖然谷歌多年前就在開發並使用自研AI芯片(TPU),但皮查伊避開了“英偉達市場支配地位”的話題,強調谷歌將繼續與其展開深入合作。
皮查伊強調,谷歌與英偉達的合作已經超過10年了,包括在安卓系統的深入合作。許多谷歌云的用戶也是英偉達的用戶,所以維持這種合作非常重要。半導體行業是一個非常動態、合作的行業,需要長期深耕研發和大量的資本投入。皮查伊對谷歌與英偉達之間的合作感到滿意,並相信將在未來10年繼續這樣的緊密合作。
谷歌CEO對人工智能有何長期隱憂?
在皮查伊眼裡,人工智能風險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種,必鬚根據所處的階段平衡地投入資源。
他表示,近期來看,最突出的風險是大語言模型的幻覺問題——機器人會胡說八道。在有些創造性的領域(例如給狗狗取名字)出現這種情況是合適的,但並不適合用來回答“兒童用藥的劑量”。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測試模型安全性,並確保隱私保護和避免引入偏見。
從中期來看,皮查伊最擔心的是,人工智能到底會取代還是增強勞動力,在某些領域AI將會是破壞性的力量。而對長期而言,開發強大智能代理會成為更重要的問題—— “它們”的價值觀能否與人類保持一致?我們該如何控制“它們”?
對於近期上映的電影《奧本海默》,皮查伊表示正在看原著,他的習慣是讀完原著再去看電影。
對於這部電影的主題,皮查伊也引申道,包括谷歌在內,所有在某種程度上從事強大技術研究的人——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都必須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