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積極展望未來:電動車利潤率能與油車達到同樣水平
從本週二開始,歐洲規模最大的德國國際車展(IAA)將正式揭幕,本土作戰的全球營收第一大車企——大眾汽車集團也趕在大會開幕前對電動化轉型、公司前景和“錢景”做出了一番積極的展望。
(來源:大眾集團官網)
接過集團CEO位置正好滿一年的奧利弗·布魯默(Oliver Blume)在德國車展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眾集團正在取得良好的進展,而且要比計劃更快。在布魯默去年上任之初,就發布了名為“十點計劃”的戰略框架,大眾集團也表示,過去一年裡在新戰略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關鍵進展,包括重新設計平台戰略、與本土合作夥伴推進“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等。
(布魯默的“十點計劃”,來源:社交媒體)
當然,對於2022年營收達到2792億歐元的傳統汽車巨頭,股民們最關心的問題依然是公司在電動車領域的投資,能否捍衛住行業地位,以及盈利能力的前景展望。
未來大眾電動車架構展望:能效增強、規模效應顯現
作為規模化量產的核心,汽車架構平台決定了車企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大眾集團週一表示,從2020年開始,基於大眾“模塊化電動驅動矩陣”(簡稱MEB)平台,集團旗下5個品牌至今已經交付110萬輛純電動車。從參數方面來看,大眾旗下純電車ID.7的續航已經能達到700公里。
大眾預期,從2025年開始增強版的MEB+平台將會問世,屆時續航里程和能效將進一步提升10%。通過集團與Cell2Pack合作推出的“統一電池”,該平台的百公里加速將低於5秒,同時快充時間也能壓到20分鐘以內。更重要的是,屆時大眾、斯柯達、Cupra將推出一批入門款MBE+車型,價格能夠壓到2.5萬歐元以內(約合人民幣19.6萬元)。
與此同時,大眾也將在2024年推出集團第二個電動車模塊化平台——與奧迪、保時捷一同開發的“高端電動平台”(PPE)。奧迪Q6 e-tron將會是這個平台的首發車型。
(奧迪Q6 e-tron原型車,來源:奧迪)
作為大眾的中期計劃,集團未來將轉向“可拓展系統平台”(SSP),這也將是集成大眾集團電子和電氣架構的單一未來支柱。大眾積極展望稱,未來所有大眾品牌和部門的超過4000萬輛車都將依托SSP平台。屆時智能平台的概念能夠依據每個細分市場靈活定制車輛,同時能夠確保品牌差異化。大眾預期,與MEB相比,SSP的投資和研發成本預期可降低30%左右,從而使大多數電動車能夠達到與傳統動力車型相同的利潤率。
大眾透露,就在福特採用MEB平台後,大眾集團也正在與印度馬恆達積極推進合作,印度車企想要在自己的車型中使用MEB平台的關鍵組件。
電池依然是降成本的重點
與許多競品不同,大眾集團通過設立電池公司PowerCo,將整個電動車電池的開發和生產完全保留在集團內部,這也被視為創造價值和降低成本的關鍵點。
大眾披露,通過“統一電池”、標準化電池工廠、乾式塗層等創新技術,以及不含鎳、鈷的低成本電池,現在的“統一電池”成本較第一代MEB平台車型下降超過50%。
在周一面對“如何應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的問題時,布魯默表示,競爭本身也有積極的一面,有助於大眾不斷取得進步。在生產成本方面,隨著電動車市場的快速擴大,大眾集團也有實現規模效應的大好機會。而且大眾集團也在生產“統一電池”,這項技術有望降低最多50%的成本,將是大眾旗下所有品牌的重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