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藥物與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癌症風險降低有關
一項新研究發現,服用降低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與降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有關。研究人員說,他汀類藥物是治療心臟健康的常用處方藥,也可用作炎症性腸病的癌症預防藥物。
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罹患某種形式結腸直腸癌的機率是普通人的六倍。其主要原因是炎症。慢性炎症會破壞結腸細胞的遺傳物質,造成突變,從而可能轉化為癌症。它還會增加病毒和細菌感染的機率,從而促進癌細胞的生長。
現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了降低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治療心臟健康最常用的處方藥之一)是否可以保護UC 患者免於患上癌症。
UC 屬於炎症性腸病(IBD)範疇,其中還包括克羅恩病和未分類的IBD(IBD-U)。研究人員此前曾發現,他汀類藥物的使用與克羅恩病風險的降低有關,但他汀類藥物對結直腸癌的潛在保護作用的人體研究證據尚無定論。
在當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10,546 名IBD 患者,其中一半使用他汀類藥物,另一半沒有使用。大多數參與者(69.9%)被診斷出患有UC。在中位隨訪5.6年後,他汀類藥物組中有70人被診斷出患有結直腸癌,而非他汀類藥物組中有90人被診斷出患有結直腸癌。
研究人員指出,他汀類藥物的保護作用與患者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時間長短成正比,在治療兩年後可以看到這種效果。他汀類藥物組(20 例)與非他汀類藥物組(37 例)相比,死於結直腸癌的人數也更少,而且死於任何原因的人數也更少(529 對719)。這種保護作用僅對合併尿路結石的患者有統計學意義。
“我們認為這是因為研究中克羅恩病患者較少,”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孫江偉說。”可能還需要更多、更大規模的研究,從許多國家的患者群體中收集數據,才能使克羅恩病達到統計學意義。”
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研究結果提供了確鑿的證據,證明他汀類藥物可以有效預防IBD患者的結直腸癌,但他們也認識到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孫說:”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是否存在因果關係,在病理過程的哪個階段應該服用他汀類藥物,合理的劑量是多少,以及治療需要持續多長時間才能獲益。”
這項研究發表在《電子臨床醫學》(eClinical Medicine)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