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北京無人駕駛網約車:離AI取代老司機還有多遠?
自動駕駛離自己的春天越來越近。2017年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直播自動駕駛車輛上五環路的內容,一度引發巨大爭議。彼時自動駕駛企業的測試方式還是以封閉測試為主,缺少一塊市區內的自主訓練場。如今,全國各大城市正在拉開一場無人駕駛搶跑戰,大批無人駕駛試點區的開放,讓企業可以一展手腳。
7月7日,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工作辦公室宣布,正式在亦莊等地區開放智能網聯乘用車“車內無人”商業化試點,企業可以在獲批後提供常態化付費無人駕駛出行服務。
與過去的測試相比,此次北京新試點的關鍵詞有這幾個——車內無人,意味著車內沒有安全員,乘客將體驗一段“一個人的行程”;商業化,意味著企業可以對出行服務長期收費,把新服務做成一項穩定的業務。
但與此同時,大多用戶對無人駕駛出租車的了解不多。這些試點區往往處在偏遠的城市郊區,而且範圍狹小,這裡的出行需求不多。
為了了解這次全新試點的推進成果。“科技新知”來到北京亦莊,親自體驗了無人駕駛的出行服務。
無人出租,離老司機還有多遠?
(蘿蔔快跑出租車的車內場景)
想在北京坐上一輛智能駕駛出租車,你首先要選擇一家運營平台,並下載他們的APP。“科技新知”下載了兩個在北京提供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的平台APP,分別是百度旗下的蘿蔔快跑,和小馬智行旗下的Pony Flutter。
(小馬智行、蘿蔔快跑的APP首頁界面)
打開APP,你會看到無人駕駛平台的乘車須知。與常規的網約車相比,無人駕駛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只有一點例外——一輛車最多乘坐3人,乘客只允許坐在後排。
(蘿蔔快跑乘車須知)
用戶完成註冊後,就可以選擇出發點和目的地。在出發前,“科技新知”在亦莊隨意選取了兩個地點,兩個平台立即給出了接單車輛位置,車輛信息顯示,接單車輛趕到目標地點在3分鐘左右。
但在實際趕赴亦莊上車點後,系統顯示,前方排隊乘客還有11位。實際上,“科技新知”從抵達上車點到坐上無人車,花去了近20分鐘時間,這可能與上車的點位、時段有關。
在確定路程時,你需要在運營區域內茫茫多的上車點和下車點中進行選擇。
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公交車的站點模式——無人駕駛平台在測試區內規範好密密麻麻的上車點和下車點,乘客只能在在有限的地點裡選擇一個上車,並打車到指定下車點。很多時候,上車點與下車點甚至是不重合的,你可以在一條街找到多個上車點和下車點,至於額外多出的路程,則要靠自己的雙腳來走。
(小馬智行用車界面,青色為上車點,黃色為下車點)
這樣的站點式規劃,目的是避免複雜情況的出現。你可以把無人駕駛理解成一位新手司機,它能對路況、交通燈信息做出判斷,能處理基本的轉彎、加減速、讓行等操作,但處理不好一些複雜操作。
比如像老司機一樣,到狹窄複雜的小區門口接乘客,再停到一個路況復雜的園區裡供乘客下車。
“現在改進了不少,站點已經很密了。”車上的安全員對“科技新知”表示,早期的無人駕駛測試環境裡,站點非常稀疏,到現在,無人車的上下車點基本覆蓋了亦莊的主要街道,大大方便了乘客體驗。
與網約車相比,無人車的上車流程是開車門上車——坐在後排並係好安全帶——在座位屏幕上輸入手機號後四位——點擊“開始行程”。在行程中,座位屏幕會實時顯示自動駕駛系統對當前路況的檢測結果。
(小馬智行車內屏幕)
價格方面,“科技新知”選擇在兩家平台各打車一次,其中小馬智行打車2.4公里,費用30.5元優惠抵扣後實付0元;蘿蔔快跑打車3.5公里,費用31.95元,活動抵扣後實付5.75元。
相比常規的網約車如滴滴快車,兩家無人駕駛平台的費用整體要更高。在離開新客補貼後,無人駕駛平台可能很難保證價格對乘客有吸引力。
例如,滴滴快車在北京的起步價為13到14元,蘿蔔快跑為18至19元,小馬智行為18元;里程費方面,滴滴快車為1.4元至2.25元每公里,蘿蔔快跑為2.7元至3元每公里,小馬智行為2.6元至3元每公里;時長費方面,滴滴快車為0.5元至0.8元每分鐘,蘿蔔快跑為0.5元至0.7元每分鐘,小馬智行為0.7元至0.9元每分鐘;遠途費方面,滴滴快車為0.5至1.4元每公里,蘿蔔快跑為0.9元每公里,小馬智行為1.7元至2.4元每公里。
在亦莊,兩家平台運營的主要是下圖所示的,有安全員的智能駕駛車型。小馬智行乘客必須完成首單訂單後,才能預約全車無人出租車;蘿蔔快跑僅在北京西郊的首鋼園園區開放全車無人出租車,且體驗階段價格為30元一口價,不容講價。
(停在路邊的自動駕駛測試車)
而當前亦莊無人駕駛的主力車輛,都離不開安全員的把控。
在10分鐘的車程裡,“科技新知”注意到,安全員基本不負責十字路口、直行路況的操控,只有幾類場景會觸發安全員的下場,它們分別是鳴笛、變道和向旁車喊話。
在直線車道一輛違停車的身後,無人駕駛車用一種略顯呆傻的方式停在了原地,安全員不得不上手為車輛變道。
這或許表現出無人駕駛車輛的算法還有精進空間——前方所停車輛是故障停車還是等待行人/交通燈?我應該變道超車還是等待前車發動?
對於乘客個性化的訴求,無人車也很難做到周全。
當“科技新知”對安全員提出,能否勻速起步,平緩轉彎和剎車速度時,安全員只能報以苦笑:
“它的速度是固定的,沒辦法像人一樣,照顧你會不會暈車。”
當然,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整體體驗比較人性化。在“科技新知”體驗的車程中,車輛直線速度保持在70千米每小時,加速和減速基本穩定。
相比出租車的“老司機”,自動駕駛不會做出突然加速的搶燈行為。如同一個謹慎的新人,它只會按部就班地勻速行駛,這對暈車人士十分友好,但“科技新知”在體驗中,車輛作出了幾次自主變道且速度較快,此時暈車感還會不可避免地出現。
誰在領跑無人駕駛競爭?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在《智能交通》中寫道,百度採取了漸進式的無人駕駛發展路線,在人車混行更少、大家遵守交規、紅綠燈設置合理的地方先跑起來,先從5萬公里、10萬公里跑起,最終向L5級別的任意場景全無人駕駛邁進。
這也是國內自動駕駛企業的通行做法。從L1到L5的路徑不能一蹴而就,但在全國范圍內的自動駕駛試點區,各路玩家已經搶破了頭。在北京,這些玩家是百度和小馬智行,在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T3出行、滴滴、文遠知行等玩家還在虎視眈眈。
不同玩家的自動駕駛技術殊途同歸,都是通過架設感知、預測、規劃、控制模塊,讓車輛盡可能向人類的思維模式靠攏——我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附近路況如何?我要如何規劃路線?如何實施具體操作?
其中,最關鍵的部分是感知。
自動駕駛的感知模塊,需要解決看到物體,分析物體是什麼,跟踪物體並進行語義分割,分清在車輛面前的是另一輛車,還是行人或障礙物。
2021年3月12日,一輛特斯拉Model Y在美國底特律追尾一輛白色半掛卡車,造成嚴重損毀。事故原因是,自動駕駛的感知系統認不出卡車的白色車廂,就只能從過往的“記憶”裡進行匹配,結果是,自動駕駛系統把卡車認成了白雲,一頭扎了上去。
在國內,以此次“科技新知”體驗的百度蘿蔔出行和小馬智行為例,雙方都在啃多傳感器融合技術。也就是給車身安裝更多的雷達和攝像頭,如果一雙眼睛看不清楚,那就用幾十雙眼睛來感知路況。
例如,百度阿波羅感知算法就包括預處理、後處理等模塊,先用雷達、攝像頭捕捉圖像,稍作調整後就對圖像中的交通燈、車輛等信息進行檢測處理,最終讓AI系統理解當前路況的障礙物信息。
小馬智行的感知系統同理。官方信息顯示,小馬智行通過相機、雷達等傳感器感知路況信息,並進行目標檢測、多目標追踪、場景理解等工作。如圖所示,感知系統將車輛標註為綠色,摩托車標註為橙色,行人標註為黃色,環境信息標註為灰色。
而決定自動駕駛精度的,是長尾場景數據與算法。
自動駕駛領域的長尾場景,可以理解為罕見路況,如晚高峰超級忙碌的十字路口,大量行人或非機動車搶行的十字路口,開出狹小路口面對左右橫行寬敞車道的路口,大雨、大雪、大霧天氣下的路面,也包括特斯拉曾“翻車”過的特殊路況——一輛車可以正常行駛在路面上,也有側行、逆行、翻倒、部分車身解體等特殊情況出現。
誰能積累更多的長尾場景數據,誰就能優化算法,提升自動駕駛的精確度。在此方面,百度阿波羅與小馬智行殊途同歸,都是通過無人駕駛測試區的海量實測,儲備L4階段面臨的長尾場景數據。
而在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戰場,百度的優勢更明顯。根據百度2022年年報披露,按已完成的訂單量計算,百度蘿蔔快跑是當前最大的無人車服務提供商,截至2023年1月底,蘿蔔快跑已經累計提供了超過200萬無人駕駛出行訂單。而小馬智行的無人駕駛商業訂單數為近20萬單。
無人駕駛,何日走入尋常百姓家?
在體驗無人駕駛出租車時,“科技新知”曾詢問駕駛位的安全員:“您覺得無人駕駛進入L4或L5階段,離開測試區在全市運行,還需要多久?”
安全員的答案是:“可能還要等很久。”
一方面,在亦莊、首鋼園等北京的無人駕駛測試區,可供乘客選擇的上下車點越來越多,商業化運營也愈發成熟。無論安全員還是乘客,人們都對無人出租的服務不再感到好奇。
另一方面,無人駕駛出租車,還沒有走出“幼兒園”。
亦莊留給行人的印像是一個詞——標準。這里馬路寬敞,幾乎無人的次要道路都覆蓋著標準、流暢的交通燈。路面車輛並不多,一個60秒的紅燈,只能攔住不超過10輛汽車,不超過2輛電動車。
曾有外賣騎手對“科技新知”抱怨北京主城區糟糕的路況——遍地都是停車位,非機動車道幾乎被停好的汽車塞滿,騎手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到機動車道去,和汽車搶道。
而在亦莊,你幾乎看不到此類情況出現。
在非早晚高峰期,這裡罕有行人,外賣騎手的電動車也只在少數主幹道路出現,密度遠不及北京的核心市區。至於飆車、搶燈更是罕見。
即便在這樣的路面測試全無人出租商業化運營,也要嚴格限制車輛數量、測試範圍,這足以說明,從企業到監管部門,對此次測試的謹慎態度。
對企業來說,在這樣的“襁褓”中孵化的自動駕駛,還遠遠達不到“能打”的程度。
自動駕駛正在迎來整個行業的繁榮階段。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與自動駕駛企業合作,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曾在2022年財報會議上對自動駕駛大潑冷水:“什麼無人駕駛都是扯淡”。但同樣在2022年,比亞迪和英偉達、百度等企業達成自動駕駛合作。
另一邊,自動駕駛關鍵的芯片、雷達等配件能力也在提升。以2020年英偉達發布的Orin芯片為例,按照小馬智行的說法,這款芯片已經能達到過去L4的算力需求。
但同時,自動駕駛服務平台也必須走出“襁褓”,不僅是為了獲取更多的長尾場景數據,同樣是為了後續研發投入而“輸血”。
做自動駕駛,就是養了一隻“吞金獸”。2021年和2022年,百度的研發費用分別是233.2億元和249.4億元,研發費用率最高接近20%,在國內民營企業中位列第一位。
這也是此次全無人駕駛出租車開放商業化試點的重要意義——想辦法給研發企業輸血,不讓企業受到漫長的研發過程,海量的研發經費的拖累。
在未來,全無人出租車服務需要進入更多地區,特別是需求更大的核心城市的核心市區。只有走出“舒適區”,膽怯、生澀的AI司機才能挖掘更複雜的路況規律,才能讓整個社會看到無人駕駛的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