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成了2B致癌物?代糖還能吃嗎?
靴子終於落地,阿斯巴甜被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物”——2B類致癌物。同時,JECFA(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管理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重申,阿斯巴甜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40毫克。
昨天我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聯合國家癌症中心,結合JECFA最新評估結果和我國居民消費情況,對阿斯巴甜進行了安全性評估。評估的結果是,阿斯巴甜按照我國現行標準規範使用可以保障安全。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討論,此前曾引發過一次輿論風波,不過從這次世衛組織以及我國官方的“官宣”看,似乎不用過於焦慮。
致癌風險排在“夜班”後面
IARC按照致癌風險從高到低分成了四個等級,其中2B屬於第三級。
1類致癌物,有充足證據證明其對人體有致癌性,比如煙草、酒精、太陽輻射等;2A類致癌物,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充分致癌性,對人體致癌證據有限,比如夜班、高溫油炸產生的廢氣、紅肉;2B類致癌物,人類和動物致癌性的證據都有限,除了阿斯巴甜外,還有汽油發動機排氣等。
截圖自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作為一種添加劑,阿斯巴甜對身體的影響,除了其本身性質外,還得看用量。
食品添加劑聯合委員會在這次的評估報告中重申,阿斯巴甜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40毫克。舉個例子,如果沒有其他攝入,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喝9—14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飲料才會超標。
基於這次的評估報告,世衛組織表示,需要展開更多研究來完善我們對食用阿斯巴甜是否構成致癌危害的理解。
阿斯巴甜和初代“代糖”糖精一樣,均誕生於“意外”。1965年,一名化學家在製作藥物時無意間舔到了手指,發現阿斯巴甜竟然是甜的。由於阿斯巴甜的甜度是普通糖的200倍,熱量還比蔗糖低,所以一直被當作代糖使用。
1974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阿斯巴甜為食品添加劑。之後,關於阿斯巴甜是否安全的爭議、調研持續了很長時間。美國FDA還曾說,阿斯巴甜是研究最徹底的添加劑之一,對普通人是安全的。
嗜糖,被認為是寫在人類基因裡的。但普通蔗糖價格較高,而且會引發肥胖等多種健康問題。為了降低成本或是健康控糖,100多年來,人類一直在尋找蔗糖的完美替代品。在這場“甜蜜戰爭”中,代糖一直迭代,參與其中的企業也隨之起起落落。
持續百年的“甜蜜戰爭”
代糖界的鼻祖是1879 年發現的糖精,糖精不僅不參與代謝,甜味還是蔗糖的三五百倍。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糖資源短缺價格暴漲。有媒體報導,二戰期間日本的糖價上漲了300多倍。這給了價格低廉的糖精佔領市場的絕佳機會。
到了上世紀70年代,美國有研究發現糖精可能會導致膀胱癌,隨著替代品增多,消費者更注重健康,糖精逐漸被取代。天風證券研報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國內糖精消費量逐漸萎縮,2019年,其消費量就從兩年前的2.6萬噸,下滑到了2.3萬噸。
糖精之後,化學合成代糖又有過多次迭代、創新,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賽蜜和三氯蔗糖等依次被成功研發、應用。
跟蔗糖相比,化學合成糖的優勢在於成本低。以阿斯巴甜為例,據天風證券數據,相同甜度下阿斯巴甜成本約是蔗糖的9.4%。不同化學合成糖之間還可以復配,從而改善口感、增加穩定性。
不過,化學合成糖對人體是否有害,一直是個爭議頗多的問題。一旦被發現對人體有害的實質性證據,其他化學代糖就會和糖精一樣,被逐漸限制使用。
除了化學合成糖外,代糖還有生物合成代糖以及植物提取代糖兩大類。其中,以赤蘚糖醇為代表的生物合成代糖是我國近年來的“網紅”代糖。
赤蘚糖醇的走紅,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元氣森林。主打“0糖”的元氣森林在代糖的選擇上沒有用化學合成糖,而是用了赤蘚糖醇。元氣森林的走紅,相當於幫助赤蘚糖醇做了一次市場教育,當下很多品牌在做無糖產品時,都會用到赤蘚糖醇。
前景依賴終端產品,是整個代糖產業的一大特徵。浙商證券在研報中提到,木糖醇產量就和無糖口香糖普及有關。
除了依賴終端產品,代糖的周期性也很明顯。以赤蘚糖醇為例,近兩年來該產品價格就經歷了從快速上升到回落的過程。
2021年,由於需求快速上升、整體行業供不應求,赤蘚糖醇價格從1.5萬元/噸上升到了3萬元/噸,而且還得排隊拿貨。這吸引了大批新廠家加入,2022年,行業產能迅速增加。赤蘚糖醇生產廠家三元生物,在前段時間的投資者調研中表示,市場年消化能力約20萬噸,但新增產能卻是實際需求的5倍左右。
產能快速擴張的結果是行業內捲,售價降低。以三元生物為例,公司表示,2022年上半年,產品價格還在17-18 元/kg,到下半年最低還賣過9.8元/kg。
赤蘚糖醇生產企業的業績也“隨行就市”。以三元生物為例,2021年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114%和130%;到2022年這兩項數據就分別下滑了60%和69%。
隨著赤蘚糖醇行情走低,會有一部分企業退出,等供需再次平衡後,赤蘚糖醇的價格才能趨於正常。
除了目前供大於求,赤蘚糖醇也在經歷和其他代糖一樣被“審視”安全性的過程。目前,像三元生物、保齡寶等生產赤蘚糖醇的企業,也在研製、推廣新的代糖比如阿洛酮糖、塔格糖等。
這次阿斯巴甜事件的發酵,讓赤蘚糖醇等更天然的代糖小火了一把。有觀點認為,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健康,生物合成和植物提取的代糖,會更受追捧。6月底阿斯巴甜事件發酵後,赤蘚糖醇生產商三元生物、保齡寶的股價均有較大漲幅,不過目前也都有所回落。
人類對糖可謂“愛恨交加”,我們貪圖糖帶來的快樂,又生怕吃糖多了不利健康,於是一直尋找兼具口感和健康的完美“代糖”。但凡是“完美”,都太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