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匈牙利電池工廠擬“瘦身” 減少用地近13%以削弱環境影響
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正計劃縮減其在匈牙利東部城市德布勒森投資工廠的規模,目前公司已向當地政府申請該項目的建築面積變更許可。

據匈牙利媒體hungarytoday.hu當地時間7月13日報導,較小的電池工廠生產面積也可能意味著較低的環境影響。德布勒森當地政府將在60天內對修改申請做出批示。
去年8月,寧德時代宣布將投資不超過73.4億歐元在德布勒森市新建一座100GWh的電池工廠,建成後將成為歐洲產能最大的電池工廠,這也是寧德時代德國工廠後的第二座海外工廠。工廠將生產電池電芯和模塊,並成為歐洲汽車工廠的服務中心,為包括寶馬、奔馳、大眾在內的大約30個電動車品牌供貨。
今年2月13日,德布勒森市政府為寧德時代頒發了匈牙利工廠的環境許可證。據了解,自許可證頒發以來,工廠的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根據既定規劃,工廠將於明年試運行,2025年投產。
然而寧德時代的投資卻也引起德布勒森市民的擔憂,居民的擔憂主要集中在環境合規性等方面。
在寧德時代最新提交給德布勒森市豪伊杜-比哈爾(Hajdú-Bihar)縣政府辦公室政府的文件中,其計劃減少原許可中的工廠面積。建築物佔地面積從277188平方米減少到240435平方米,工廠面積也將比原計劃減少近13%。工廠將通過細化技術流程的空間要求,並優化各種土地使用功能,滿足運營需求。
此外,由於能源需求減少,寧德時代計劃使用原規劃的十台鍋爐中的一台作為備用,從而減少空氣污染。此外鍋爐加熱所需的天然氣也將比原計劃減少。通過完善技術設計數據,NMP(N-甲基-2-吡咯烷酮)排放濃度可降低近34%。
去年秋天,匈牙利政府宣布寧德時代的投資是該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投資,將創造9000個就業崗位。在為工廠頒發環境許可證後,德布勒森政府辦公室也對寧德時代施加了一系列保護土壤、空氣、水等環境要素的義務,此外,當地政府也要求企業必須遵守比立法規定更嚴格的限制和更頻繁的檢查。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綠色和平組織這兩個主要綠色組織曾公開表示對該項目支持,稱只要不損害環境,匈牙利就可以從投資中受益。
不過仍然需要警惕的是,最近,德布勒森法院將再次決定是否以環境為由停止電池工廠的建設。此前,法院撤銷了先前拒絕終止項目的裁決,並命令一審法院啟動新的程序。
據了解,匈牙利正在逐漸發展成為歐洲電池領域的領頭者。在上個月於四川宜賓舉辦的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中,匈牙利外交和對外經濟部部長西雅爾多·彼得表示,“匈牙利動力電池產量全球排名現居第四,未來將上升為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
目前,汽車製造業占到匈牙利製造業產出的三分之一和出口總值的五分之一。數據顯示,匈牙利全國共有740多家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世界上最大的20家汽車製造商之中的14家均在匈牙利設有整車或零部件生產基地,包括奔馳、奧迪、寶馬、PSA等。另外,世界上最大的100家汽車零部件廠家中,一半以上在匈牙利建設有工廠。
另外,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匈牙利政府近幾年接連出台了多項具有競爭力的支持政策。在其提出的歐盟基金支持、匈牙利政府補貼、稅收減免、研發補貼、培訓補貼和就業補貼六個方面裡,資金補貼最高可達到投資額度的60%。
截至目前,匈牙利國內有38個動力電池生產項目,獲得了總計142億歐元的投資,中國是韓國之後的第二大投資國。目前匈牙利國內最大的單個電池企業投資方是寧德時代,除了寧德時代,擬將在匈牙利投資建廠的還有中國電池企業億緯鋰能。
此前6月8日,億緯鋰能宣布全資孫公司EVE Power Hungary Kft將以自有及自籌資金,在匈牙利德布勒森投資建設乘用車大圓柱電池項目,投資金額不超過99.7億元人民幣。目前公司已經成功購地,工廠最快能夠於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

不過,就寧德時代匈牙利工廠遭遇到的種種波折來看,中國電池企業出海歐洲並不會一帆風順。前不久,寧德時代歐洲區首席執行官Mathias也對彭博社表示,德國勞動力的老齡化和教育體系使得寧德時代德國工廠難以招到足夠有資質的員工,德國的勞動力短缺使得德國電池廠的產能提升成為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