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之痛:厄爾尼諾再現
中東與北非陽光充足、風力強勁、又靠近亞洲和歐洲主要市場,非常適合用新能源製備綠氫。經過一番調查,我們才發現,中東北非五國當下對於綠氫的佈局,堪稱低調而又宏大,遠遠超出我們想像。
異常持久的拉尼娜現像在持續了3年之後現已結束,但厄爾尼諾時隔7年將捲土重來。
世界氣象組織7月4日宣布,來自海洋和大氣觀測的綜合結果顯示,熱帶太平洋地區七年來首次出現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的條件,這可能會引發全球氣溫飆升,以及破壞性的天氣和氣候型態。
厄爾尼諾捲土重來
厄爾尼諾現象平均每2年到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這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型態,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但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也成為其發生的背景。
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會造成南美洲南部、美國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亞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增加;相反,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南亞部分地區、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則會發生嚴重干旱。在北半球夏季,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暖水可以加劇太平洋中部/東部的颶風,同時又可能阻礙大西洋盆地的颶風形成。對於中國而言,厄爾尼諾現象易導致中國南方地區出現暴雨洪澇,而北方地區一般表現為持續的高溫和乾旱天氣。
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最新通報預測稱,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續的可能性達到了90%。預計此次事件至少為中等強度。
伴隨著厄爾尼諾現象的來臨,全球很多地方今年將迎來有史以來最炎熱的夏天。
7月初,地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日子,7月3日週一全球平均氣溫17.01℃,打破了之前在2016年8月14日創下的最熱紀錄(16.92℃),這一紀錄在第二天被再次打破,根據美國氣象觀測站初步測量,週二(7月4日)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7.18℃。
目前北半球夏季剛剛開始,而全球平均氣溫一般會持續上升到7月底/8月初,因此七月初創下的這些紀錄有可能很快就會再次被打破。
WMO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說:“厄爾尼諾的出現將大大增加打破溫度紀錄的可能性,在世界許多地方和海洋中也可能會引發更多極端高溫。”
根據WMO 5月發布的消息,全球氣溫在未來五年可能會達到創紀錄的水平,這主要受到溫室氣體的積聚和自然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報告還稱,2022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年-1900年的平均氣溫高出約1.15°C。在過去三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拉尼娜現象的降溫影響暫時控制了長期變暖趨勢。但拉尼娜現象於2023年3月結束,預計未來幾個月將出現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情況下,厄爾尼諾效應出現後的一年會使全球氣溫上升,也就是2024年。
報告預計2023年至2027年間每年的全球近地表年平均溫度將比1850年-1900年的平均溫度高1.1°C至1.8°C,之所以被視為基準,是因為它是在人類和工業活動排放溫室氣體之前的情況。
極端天氣沖擊經濟
WMO宣布厄爾尼諾出現後,佩特里·塔拉斯指出,WMO作出這一宣布,是向世界各國政府發出信號,動員各國提前準備,遏制對健康、生態系統和經濟的影響。對與這一重大氣候現象相關的極端天氣事件進行預警並預見性行動對於拯救生命和生計至關重要。
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極端天氣的災難性後果已經在全球各地敲響警鐘。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報告,厄爾尼諾事件不僅對當年全球經濟造成衝擊,也會導致隨後多年經濟體增長乏力。IMF預計,新一輪強勁的厄爾尼諾影響將更為嚴重,可能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抑制熱帶國家的經濟活動。而到下個世紀,由於氣候變化可能會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頻率和強度,經濟損失可能達到84萬億美元。
報告稱,厄爾尼諾現像對不同地區的經濟影響存在較大差異。主要經濟體中澳大利亞、智利、印度、印尼、日本、新西蘭和南非的經濟活動都會因為氣候衝擊而短暫下降。
劍橋大學的拉米特·德布納特(Ramit Debnath)領導的一組學者在4月19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致命的熱浪給印度的農業、經濟和公共衛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負擔”,同時,氣候變化也破壞了該國為減少貧困、不平等和疾病所付出的長期努力。
澳大利亞也早已警告,厄爾尼諾現象將使易於出現野火的地區更為溫暖、乾燥。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可能面臨至少五年來最嚴重的霧霾天氣,主要原因就是可能出現的強厄爾尼諾現象將帶來更熱更乾燥的天氣。
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極端天氣通常會大幅推升商品價格,在厄爾尼諾出現期間,東南亞通常會高溫且乾旱,傷害農作物生長,澳大利亞則已警告小麥產量可能下滑。
專家表示,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會影響印度和泰國糖的生產,並可能擾亂巴西的甘蔗收成。專家也認為世界第二大咖啡產國越南相關生產將面臨風險。厄爾尼諾現像也可能影響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棕油和稻米產量。
未來幾個月有特定商品值得密切留意,例如糖價在2015年至2016年就因厄爾尼諾現象而大漲,現在糖價已再度攀高,劇烈天氣後可能進一步拉高價格。彭博資訊策略師則認為,在這種環境下,稻米尤其值得關注,因為這是上百萬人的主食,也會成為通脹的重要驅力。
不過,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會減弱大西洋颶風季的威力,這通常會引發商品價格下跌,因為墨西哥灣的鑽油平台和其他基礎設施不必因為風暴而關閉,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受干擾的風險也較低,意味著全球天然氣供應可能增加。2015年,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氣候變化就對油價產生了負面影響。厄爾尼諾帶來了暖冬,讓美國取暖用油,餾分油和柴油的需求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