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封裝台積電的另一把尖刀
2023年6月,蘋果Apple Silicon最後一塊拼圖歸位:新款Mac Pro換上M2 Ultra,英特爾徹底從蘋果的Mac產品線消失。承擔這一歷史轉折點的M2 Ultra,成為半導體產業關注的焦點:這顆蘋果有史以來面積最大的SoC,由兩顆M2 Max芯片“縫合”而成,晶體管數量直接翻倍,達到了1340億顆——作為對比,英偉達的RTX4090擁有763億個晶體管,H100為800億。
這塊芯片背後,是一個名為UltraFusion的“縫合技術”。
當摩爾定律失效成為業內共識,製程提升的成本指數級飆升,提高製程已不再是高性能芯片增加晶體管數量的最佳選擇。將兩塊芯片合二為一雖然聽起來簡單粗暴,但在蘋果之前,失敗的嘗試不在少數。
此前,幾乎所有的“縫合”方案,都無法解決芯片在連接過程中產生的損耗,使得性能往往“1+1<2”。而M2 Ultra卻突破了這一天塹,實現了真正的1+1=2。
UltraFusion背後的功臣並不難猜,正是當前先進封裝產能供不應求的台積電。
當業內還在熱議英特爾修改命名縮短與台積電的差距,又或是台積電和三星誰將率先突破2nm時,台積電卻早已憑藉先進封裝,走在競爭對手的前面,為燈枯油盡的摩爾定律續命。
為了實現這個1+1=2,台積電走了20年。
停滯20年的間距
2005年,伴隨芯片製程邁入65nm大關,台積電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場中拿下了50%的份額,身後的競爭者似乎只剩下了苦苦追趕的三星,感覺大勢已定的張忠謀宣布卸任CEO,退居二線,但時任台積電技術總裁蔣尚義卻在思考一個問題:
過去十五年,芯片製程緊跟摩爾定律的路線圖,從600nm一路狂奔到了65nm。但芯片之間封裝的金屬間距(Metal Pitch)卻停留在110um,已經20年沒有進步。
何為金屬間距——一般我們拿到手的芯片(如CPU),其實是一個完整的芯片模組。嚴格意義上的芯片,是從晶圓上切割下來的裸片(Die)。
按照傳統封裝的步驟,需要將這些裸片放到基板(Sustrate)上,引出管腳/引線,再將其固定、封裝進一個外殼中,才能應用於實際的電路中。
蔣尚義思考的金屬間距,其實就是圖中引線的間距,比如CPU和內存交換數據,就是依靠這些引線。理論上來說,引線數量越多,不同芯片間的連接效率就越高,整體性能也就越好。但由於引線是金屬材質,一旦密度提升,功耗和發熱也會越高。
在這個背景下,蔣尚義構想了一個大膽的方案:與其冒險增加引線的密度,不如把兩塊芯片封裝在一個矽片上,由於物理距離更近,電信號傳輸中的延遲問題得到改善,金屬材質帶來的弊病也迎刃而解。
從“先封在拼”轉變為“先拼在封” ,前者如今被歸類為傳統封裝,後者則是近幾年大熱的概念——“先進封裝”。
但在當時,蔣尚義的構想在技術上過於大膽,而且缺乏商業上的可行性。
所謂摩爾定律,就是指每隔18-24個月,芯片上可容納晶體管數量翻一番。幾十年裡,半導體產業遵照摩爾定律快速發展,從130nm到90nm,從65nm到40nm,彷彿遊戲過關一樣順暢。
對於代工廠來說,相比芯片製程帶來的性能提升,重金投入先進封裝帶來的性能進步,實在是性價比過低。加上蔣尚義在2006年就跟隨張忠謀一起退休,先進封裝方案並沒有付諸實施。
但到了2009年,業內上下開始攻克28nm製程,工程師們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晶體管單位製造成本不降反升,製程升級提升性能的性價比開始降低。
換句話說,摩爾定律正在失效。
20nm->14nm,晶體管單位製造成本上升;圖源:IBS”>
28nm->20nm->14nm,晶體管單位製造成本上升;圖源:IBS
同一時期,依靠移動終端市場的紅利,三星從微不足道的競爭者迅速成長為台積電最大的競爭對手。
金融危機期間,台灣地區的面板和內存產業被三星的反週期屠刀相繼斬落馬下,擊垮當時利潤大幅下滑台積電並非沒有可能。
2009年,張忠謀重新出山,並請回了已經退休的蔣尚義,希望後者帶領台積電領先於業內實現28nm製程量產,重現130nm超越IBM的輝煌,並藉此關鍵製程,搭上移動終端的末班車。
蔣尚義的回歸,使得台積電兩年後以“後閘級”技術路線成功超越三星率先量產28nm,而真正讓台積電贏在了起跑線上的,是其回歸時與“晶體管領先”一同向張忠謀提出的“先進封裝”計劃。
28nm製程,是摩爾定律死亡倒計時的開始,也是台積電先進封裝的起點。
昂貴的進步
2009年,在張忠謀的首肯下,蔣尚義帶著1億美元的設備投資金和400多人的工程師團隊,開始了先進封裝技術的研發。但業內對台積電進軍先進封裝的反應卻大多悲觀。
半導體產業分為上游設計、中游製造、下游封裝,封裝環節技術長期進步緩慢,利潤被攤薄,大多走薄利多銷路線,台積電作為代工廠天然人工成本更高,在與封裝廠的價格戰中自然不具備優勢。
另外,與同樣“半路出家”研發先進封裝的英特爾、三星相比,台積電的技術水平同樣落後。例如當時引起關注的“扇出型晶圓級封裝”,英特爾、三星分列專利數第二、三位,台積電甚至沒進前十。
台積電的首個先進封裝技術CoWoS,便是在這種氛圍下誕生的。
CoWoS由CoW和oS組合而來:CoW表示Chip on Wafer,指裸片在晶圓上被拼裝的過程,oS表示on Substrate,指在基板上被封裝的過程——這也是蔣尚義在2006年提出的構想。
與其他類似的技術相比,台積電CoWoS的突出優勢體現在連接裸片的方式:
裝載裸片的晶圓被台積電稱為矽中介層,在矽中介層中,台積電使用微凸塊(ubmps)、重新佈線(RDL)等技術,代替了傳統引線鍵合用於裸片間連接,大大提高了互聯密度以及數據傳輸帶寬。
然而,初生的CoWoS一度處境尷尬。2011年,台積電得到FPGA大廠賽靈思訂單,憑藉CoWoS以及共同開發的矽通孔(TSV)等技術,成功將4個28nm FPGA芯片拼接在一起,推出了史上最大的FPGA芯片。
但這也是整個2011年,台積電先進封裝項目組收到的唯一的訂單。
每個月50片晶圓的訂單量,相對於燒掉幾千片廢片的研發投入來說,可謂杯水車薪,這是蔣尚義和台積電都沒有想到的局面。
隨後,台積電又找到了合作多年的親密戰友英偉達——由於GPU計算時需要頻繁與內存通信,獲取和存儲數據,對延遲的容忍度更低,對帶寬需求也更高。
因此,英偉達是蔣尚義在開發CoWoS時就確定的目標客戶之一,但沒想到英偉達同樣意興闌珊。
在一次與高通高管的午餐中,蔣尚義得到了一個意料之中的答案:CoWoS太貴了。
“我只願意為這個技術花費1美分/平方毫米。”帶著這句話,蔣尚義找到余振華,得到CoWoS目前的價格在7美分/平方毫米的回答,確認了這6倍的差距便是客戶猶豫的原因。
如此大的成本差距,勢必無法短時間內通過技術消弭。台積電決定給CoWoS做“減法”,開發廉價版的CoWoS技術。製造、封裝經驗豐富的余振華,很快交出了替代方案——InFO。
CoWoS技術之所以費錢,主要是由於矽中介層,其本質就是一片矽晶圓,還要在中間佈線做連接,自然成本高昂。而InFO把矽中介層換成了其他材料,犧牲了連接密度,卻換來了成本的大幅下降。
緊接著,台積電找到了那個位於美國西海岸,可以靠一己之力改變供應商命運的超級甲方:蘋果。
蘋果把單買了
2009年,三星決策層制定了一個秘密計劃,李在鎔準備利用金融危機徹底打垮台灣地區的電子產業,先打麵板,再打內存,最後打垮台積電,讓三星完全主宰東亞電子產業。
這個計劃一度非常順利,到2014年,台灣地區的面板和內存奄奄一息,台積電同樣風雨飄搖——依靠從台積電挖來的梁孟松,三星率先量產14nm FinFET工藝,台積電的技術優勢幾乎一夜之間被抹平了。
技術落後最直接的打擊體現在大客戶訂單。有先進製程打底,三星還憑藉獨家PoP封裝技術,將內存芯片直接堆疊在SoC上方,從而大大減小了芯片面積,贏得了蘋果自研移動SoC——A系列的超級大單:
對於移動SoC來說,由於設備大小的限制,加上大部分空間還要留給電池,對芯片的要求既有性能,還需要把芯片盡可能做小。
然而,從開始自研的A4到A9,從45nm到16nm,蘋果發現,依靠製程升級縮小芯片越來越不具備性價比。三星的PoP封裝方案,成為了在不升級製程的情況下,縮小芯片面積的最優解。
但與此同時,三星手機正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成為了蘋果最大的競爭對手。2013年前後,蘋果一邊和三星打官司,一邊把芯片訂單向台積電傾斜。
在此背景下,縮小芯片效果和性價比都超越PoP封裝的InFO,成為了台積電“被扶正”的轉機。
2016年,搭載蘋果最新A10移動SoC的iPhone 7上市,全部由台積電代工。在CPU速度較前代iPhone 6提高兩倍多、內存容量提高一倍的情況下,機身厚度控制在了7.1毫米,是歷代iPhone中第二薄的。
最重要的是,以上所有成就,均是在沒有升級製程的情況下達成的。
有了蘋果先行先試,曾因為價格問題遲疑不定的芯片大廠們終於放心大膽地上了車,英偉達、AMD、Google,甚至競爭對手英特爾,都在自家高性能芯片上用上了CoWoS封裝。
2023年,AI芯片水漲船高,英偉達GPU對CoWoS的需求從年初預估的3萬片暴漲至4.5萬片,不得不提前加單。
然而,先進封裝像潘多拉的盒子,多米諾骨牌效應才剛剛開始。半導體產業花費了幾十年穩定下來的上下游分工模式,正在被緩慢鬆動。
中國大陸走到哪兒了?
長期以來,封裝測試環節都是芯片產業鏈的底端,因此很早就從日韓向中國大陸轉移。近十年來,封測已經成為中國大陸發展最快、目前最具優勢的環節。
而當晶圓製造環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難以向14nm以下再進一步時,先進封裝的出現,也一度被視為彎道超車的秘籍。
事實上,中國大陸的頭部廠商在先進封裝的開發上也並不落後。例如全球第三、中國大陸第一的封測廠長電科技,已經開發了2.5D/3D封裝、晶圓級封裝(WLP)、堆疊封裝(PoP)等先進封裝技術,覆蓋面可追平日月光。
全球第五、中國大陸第二的通富微電,除了掌握2.5D/3D封裝等技術外,還在收購了AMD兩大封測廠後與其深度綁定,後者是目前先進封裝的最大客戶之一。
但有別於傳統封裝,先進封裝固然提高了封測環節的附加值,但同樣需要上游環節的配合。簡單來說,傳統封裝的流程是晶圓廠將製造完成的芯片交由封測廠封裝,彼此獨立。
但先進封裝需要芯片設計公司、晶圓廠和封測廠在芯片設計階段,就開始定制和研發製造工藝,聯繫更加緊密。
正是因為先進封裝的關鍵技術需要芯片設計公司推動,在芯片製造層面實現,因此代工廠先天比封測廠更有優勢,也被認為是最主要的玩家。封測廠更多承接技術難度低、靠近後道封裝的部分。比如,台積電就將CoWoS的oS外包給了日月光。
中國大陸封測廠的弱勢在於,由於工藝製程落後,代工廠本身就沒有多少先進封裝的訂單,芯片設計公司提供的訂單就更少了。
台積電的先進封裝工藝拔地而起,是因為有蘋果這個超級甲方的存在。理論上來說,海思可以扮演這個角色,但在海思因制裁而無法做先進芯片設計後,缺少了關鍵的推動者,中國大陸先進封裝一度發展困難。
這就導致先進封裝風口已現,但承擔了全球封測近20%產能的中國大陸,卻遲遲等不來指引航向的掌舵者。始於2018年制裁,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或許比預期中的還要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