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到關鍵時刻索尼為何一直不鬆口?
隨著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一案的焦點轉移到美國,這一必然會攪動整個遊戲行業的交易也已臨近關鍵時間,在此前被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下文將簡稱為CMA)否決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下文將簡稱為FTC)的態度變動就變得尤為關鍵。為了遊說FTC,不斷推進這一交易的微軟與頭號反對者索尼也又一次開始了唇槍舌劍的較量。
在索尼互動娛樂總裁James Ryan為FTC作證時表示,微軟收購動視暴雪對於遊戲市場的競爭是件壞事,將對索尼的遊戲機業務造成重創,並損害PS玩家的體驗。而且James Ryan還宣稱,“他曾與大量遊戲發行商進行了交談,得知他們普遍不歡迎Xbox Game Pass,認為這破壞了遊戲的價值。”
關於索尼為何非要站在微軟的對立面的原因,顯然並不是所謂的雲遊戲,而是其擔心在微軟完成此次收購後,動視暴雪旗下的《使命召喚》、《暗黑破壞神》等遊戲將會離開PlayStation平台(下文將簡稱為PS),並且在微軟的Xbox獨占這些遊戲後,導致上述遊戲的玩家“轉投”後者。並且索尼更懼怕微軟使用鈔能力將動視暴雪收入囊中後,使得Xbox的遊戲陣容壓倒PS,也就是害怕微軟也學習自己的獨占策略。
沒錯,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之後要如何處理後者旗下游戲的,無疑是此次交易的關鍵。面對這一問題,微軟方面給出了似乎截然相反的答案。此前在今年春季,微軟遊戲業務負責人菲爾・斯賓塞在Xbox On的採訪中表示,獨占遊戲是推動Xbox業務的重要驅動力,不會放棄B社即將發布的3A大作《星空》的獨占。當然,在後續的《星空》發布會上,微軟方面也確定了這款大作將是PS“獨不佔”。
按照如今微軟方面的說法,選擇收購動視暴雪不僅不是一個針對PS的進攻性策略,反而是一個在索尼強大壓力下的防禦性措施。在數天前微軟與FTC就“收購動視暴雪一案”的聽證會上,菲爾・斯賓塞闡述了微軟收購貝塞斯達母公司ZeniMax的主要原因,防止《星空》成為PS的獨占遊戲,並且在微軟看來,收購貝塞斯達並試圖拿下動視暴雪,是與索尼進行競爭的方式。
無獨有偶,微軟CEO納德拉也在聽證會上表示,“如果由我來定義,我很想擺脫主機上的所有獨占內容,但這不是我能定義的,特別是(微軟)作為遊戲主機市場份額較低的參與者,而佔據主導地位的企業已經通過獨占性定義了市場競爭,這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我不喜歡那個世界”。在這裡,佔據主導地位的企業毫無疑問指的就是索尼。
在索尼PS2、微軟Xbox、世嘉DC為代表的第六世代主機之前,由於任天堂、世嘉、雅達利、索尼、萬代等廠商之間硬件架構的差異,遊戲只出現在某一平台是受技術所限,而且這一時期獨占也是所有遊戲主機廠商的共謀,目的就是為了打壓PC。後來隨著遊戲主機架構的日益趨同,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移植遊戲到更多平台就成為了遊戲廠商賺取更多利潤的解決方案。
獨占從此開始作為一個商業行為,在遊戲圈被索尼作為針對友商的競爭手段,而逐漸發揚光大。獨占策略在主機圈很有效的原因,則是遊戲本質上是內容消費產品,無論硬件本身的性能參數有多高、外觀有多漂亮,玩家買硬件都是為了遊戲、而不是玩硬件。比如在索尼將第一方遊戲推上PC前,玩家想要體驗《戰神》、《神秘海域》、《最後生還者》等等遊戲,只能去買PS。
或者說,正是因為索尼的獨占遊戲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普遍優秀,所以才導致了PS在“主機戰爭”中有了優勢地位。當然,要說最能用獨占遊戲來吸引玩家的,還得是任天堂,一直堅持“第一方決勝論”的任天堂,在本世代主機Switch性能如此不給力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極其出色的市場表現,靠的自然就是只能在Switch上玩到馬里奧與塞爾達等知名IP的遊戲。
可既然吃到了獨占的甜頭,為什麼反對微軟收購動視暴雪聲音最大的是索尼,而非任天堂呢?這是因為任天堂是靠第一方遊戲“打天下”,Switch平台81%的營收都是來自自家的遊戲,而索尼的PS卻完全不同。後者不僅僅是第一方遊戲搞獨占,甚至還用銀彈攻勢讓第三方遊戲也在PS上獨占,諸如B社的《死亡循環》、《幽靈線:東京》等遊戲在PS上獨占一年就是證據。
眼看索尼的獨占策略如此成功,微軟自然想要效仿。但問題是面對PS市佔率更高的這一現實,遊戲廠商顯然更願意選擇與索尼合作。,所以財大氣粗的微軟就只能直接買下游戲廠商了。論在遊戲行業的影響力,自然是索尼互動娛樂比微軟Xbox更勝一籌,可要論財力,索尼和微軟則是雲泥之別。
要知道在要花費近700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之前,微軟在過去五年里至少收購了3家有一定體量的遊戲廠商,例如2018年拿下大名鼎鼎的RPG遊戲開發商黑曜石工作室,以及《冰城傳奇》系列和《廢土》系列開發商inXile entertainment,還曾在2020年收購ZeniMax。但對於微軟在這一領域涉嫌壟斷的問題,索尼方面早不提完不提,為何非要在收購動視暴雪時站出來說呢?
這可不是由量變引髮質變,而是ZeniMax這類價值數十億美元規模的企業,其實索尼咬牙也能買得起。君不見,索尼在微軟收購ZeniMax後,馬上就花36億美元買下了Bungie。根據索尼方面的說法,他們已經在過去兩年時間花費1.3萬億日元(約132億美元)用於戰略收購,並在今年還能拿出50億美元收購遊戲開發商。
目前市值1126億美元的索尼花費50億美元併購很正常,但如果索尼互動娛樂的詹姆斯・萊恩想要花687億美元買動視暴雪,顯然就沒這個財力了。自此次疫情以來,遊戲製作能力向巨頭集中已經成為趨勢,因此併購遊戲開發商也成為了許多大廠共同的選擇。如果索尼在微軟併購ZeniMax時就站出來、以壟斷的理由去反對,那麼他又有什麼立場去買Bungie呢?
畢竟穩定產出高質量、且玩家買賬遊戲的廠商是稀缺資源,如果有能力的話,索尼勢必也想買下動視暴雪,可其不僅現在沒這個錢,大概率未來也不可能拿出數百億美元買下育碧或EA。因此作為目前市場上的領導者,如今對於索尼而言,破壞交易讓一切保持現狀顯然才是最優解。
簡單來說,遊戲獨占的好處是擺在明面上的,一直吃虧的微軟選擇用直接收購來“掀桌子”,最初微軟買ZeniMax、索尼就對等的拿下Bungie。可當微軟買動視暴雪的時候,沒那麼有錢的索尼就只能“掀桌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