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激素助眠劑可能有助於減少患有焦慮和抑鬱症的年輕人的自殘行為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一項觀察性研究表明,醫學睡眠治療可能減少患有焦慮和抑鬱症的年輕人的自我傷害。開出褪黑激素處方前的幾個月,自我傷害的風險增加,此後減少,特別是在女孩中。該研究發表在《兒童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雜誌》上。
褪黑激素是一種控制睡眠-覺醒週期的荷爾蒙,是瑞典兒童和青少年睡眠障礙最常用的處方藥物。近年來,褪黑激素的使用量急劇增加,自2020年起,在瑞典可在櫃檯購買。
“鑑於睡眠問題、抑鬱症和自我傷害之間的既定聯繫,我們想探索醫療睡眠治療是否與年輕人的故意自我傷害率較低有關,”領導這項研究的卡羅林斯卡學院醫學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系的講師薩拉-貝爾根博士說。
該研究發現,瑞典有超過25500名6至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服用褪黑激素。超過87%的人至少有一種精神障礙,主要是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焦慮症、抑鬱症或自閉症譜系障礙,自我傷害在女孩中的發生率是男孩的五倍左右。
研究人員通過比較最後一個未用藥的月份和褪黑激素治療開始後的12個月的風險來估計同一個人在用藥或停藥時的自我傷害風險。通過這樣做,他們能夠考慮到可能影響關聯的背景因素,如遺傳學、睡眠障礙嚴重程度或精神疾病。
在使用褪黑激素前不久,自我傷害的風險有所增加,在開始治療後的幾個月內,風險減少了大約一半,風險降低在患有抑鬱症和/或焦慮症的少女中尤為明顯。
目前的青年心理健康危機當中自我傷害和自殺的風險很高,研究結果支持這樣的假設:睡眠干預可能會減少這一人群的自我傷害,尤其是女孩。
由於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它不能確定褪黑激素和減少自殘率之間的因果關係。為了檢查使用其他藥物是否會影響研究結果,還進行了分析,排除了抗抑鬱藥使用者。結果是相似的。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莎拉-伯根研究小組的前博士生瑪麗卡-萊昂博士說:”這表明褪黑激素可能是減少自殘率的原因,但我們不能排除使用其他精神病藥物或心理治療可能影響了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