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確定了未知的富水小行星類別
小行星被認為起源於我們太陽系的邊緣。天文學家在新的紅外測量的幫助下有了一個突破性的發現。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包括來自海德堡大學的地球科學家,已經確定了一個以前未知的小行星類別。通過使用紅外光譜學,科學家們能夠確定這些小天體的特徵。
新發現的小行星可以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找到,並且與矮行星穀神星相似–富含水。計算機模擬表明,這些小行星在形成後不久就由於太陽系外圍的複雜動態過程而被移到了小行星帶中的當前位置。
矮行星穀神星的赤道直徑約為900公里,是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許多其他小行星也在這個區域內運行。”這些是建築材料的遺跡,我們太陽系的行星是在45億年前由這些材料創造出來的。”海德堡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的馬里奧-特里洛夫(Mario Trieloff)教授解釋說:”在這些小天體和它們的碎片,即隕石中,我們發現了許多遺跡,直接指向行星的形成過程。目前的研究表明,這些小天體來自於早期太陽系的所有區域。”
通過來自太陽系外部的小天體,水可能以小行星的形式到達仍在成長的地球,因為太陽系內部的行星的構成部分往往是乾旱的。
新的紅外光譜是由Driss Takir在夏威夷(美國)Mauna Kea天文台的NASA紅外望遠鏡設施中測量的。美國宇航局約翰遜航天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Takir博士解釋說:”天文測量允許識別直徑小至100公里的類似穀神星的小行星,它們目前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靠近穀神星軌道的一個封閉區域。”
同時,紅外光譜支持關於這些天體的化學和礦物學組成的結論。就像穀神星一樣,這些被發現的小行星的表面也有源於與液態水相互作用的礦物。
這些小天體是相當多孔的,高孔隙率是與矮行星穀神星共享的另一個特徵,也表明岩石材料仍然相當原始。特里洛夫教授團隊的成員弗拉迪米爾-諾伊曼博士解釋說:”在小行星形成後不久,溫度還沒有高到足以將它們轉化為緊湊的岩石結構;它們保持著遠離太陽的外冰行星所特有的多孔性和原始性特徵。他負責對這些小天體的熱發展進行計算機建模。”
這些類似於穀神星的天體的特性以及它們在外小行星帶的一個相對狹窄的區域的存在表明,這些天體最初是在我們太陽系邊緣的一個寒冷區域形成的。像木星和土星這樣的大行星軌道的引力干擾–或”巨行星不穩定性”,這改變了這些小行星的軌跡,從而使這些物體被”植入”今天的小行星帶。這一點通過研究人員對早期太陽系的軌跡發展進行的數值計算得到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