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真的有大小核Zen4+Zen4c珠聯璧合、Zen5石破天驚
Intel 12/13代酷睿用上了俗稱“大小核”的混合架構,雖然褒貶不一,但效果確實不錯。AMD這邊,早就有傳聞稱也會上大小核設計,甚至已經申請了相關技術專利,傳聞稱未來的Zen5會搭檔精簡版的Zen4D,但一直沒有確鑿證據。
現在,分佈式計算項目MilkyWay@Home的數據庫裡,出現了一款特別的AMD處理器樣品,編號“100-000000931-21_N”,隸屬於新的Family 25 Model 120 Stepping 0,對應著Zen4家族,但是不屬於任何已知的產品序列。
根據CPU資深專家“InstLatX64”的分析,這顆處理器CPUID A70F8x(還有一種說法是0x00A70F80),代號“Pheonix 2”,集成了2個高性能的Zen4核心、4個高能效的Zen4c核心,組成6核心12線程。
其中,2個Zen4核心集成2MB二級緩存、4MB三級緩存,4個Zen4c核心4MB二級緩存、4MB三級緩存,挺奇怪的組合。
同時,該處理器還會整合RDNA3架構的GPU核顯,最多8個CU單元(512個流處理器),支持DDR5、LPDDR5內存。
很顯然,它是面向筆記本移動平台的,Pheonix 2的代號也說明它是現在代號Pheonix的銳龍7040H/HS/U系列的後繼者。
有說法稱,Pheonix 2處理器將在2023年下半年發布,那就正面對決Intel Meteor Lake 14代酷睿,兩家都夠趕的。
Zen4架構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Zen4c是它的衍生版本,專門面向高密度雲服務和雲計算,官方早已公佈將用於代號“Bergamo”的新一代霄龍處理器,可能台積電4nm,最多128核心256線程,12通道DDR5內存,SP5封裝接口,今年上半年發布。
已知兩款型號,分別是霄龍9754 128核心、霄龍9734 112核心,三級緩存均為256MB(Zen4搭檔384MB),基準頻率2GHz出頭,熱設計功耗分別360W、340W。
早先傳聞稱,Zen5架構的移動版APU處理器代號“Strix Point”,採用台積電N3 3nm工藝,其中大核架構Zen5、小核架構Zen4D (這個從未出現在官方資料中),它當然也是針對移動端,如果存在就是Pheonix 2的繼任者。
桌面版的Zen5產品的規劃則是8個Zen5核心、16個Zen4D核心,總計24核心,如果都支持多線程的話那就是48線程。
Zen4D據說會在Zen4的基礎上完全重新設計緩存系統(三緩可能少一半),精簡一部分功能特性,降低頻率和功耗,最終結果是犧牲一部分單線程性能,而換取更好的多線程性能,核心面積則與Zen4差不多。
多個消息來源都聲稱,Zen5要比Zen4更令人激動得多,可以類比Zen、Zen2之間的提升幅度,IPC同頻性能相比於Zen4有望提升多達20-40%,而且還有台積電3nm工藝!
Zen5產品的計劃發佈時間是2023年第四季度,也就是Zen4誕生之後11-14個月。
早在2021年6月,美國專利與商標局就公佈了AMD申請的一份專利,主題為“異構處理器之間的任務轉移”,提交時間是2019年12月,顯然AMD早就在研究大小核了,而且有了成熟的運行體系。
根據專利描述,AMD基於一種或多種條件,在大核心、小核心之間分派任務,包括執行時間、最大性能狀態內存需求、內存直接訪問、平均待機狀態閾值等等。
如果滿足一種或多種條件,任務就會從大核轉到小核,或者從小核轉到大核。
從專利圖上看,AMD的專利更突出小核心的作用:任務分派首先走小核心,然後視情況決定由小核心執行,還是再轉交給大核心;如果大核心執行過程中發現浪費算力,還可以隨時再轉給小核心。
PS:最後說一句,銳龍9 7000X3D處理器只是在一個CCD上堆疊3D緩存,CPU部分是完全一致的,根本不是什麼大小核。